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4732 条
-
东方的灵感:记北京奥林匹克雕塑家贝亚特·克利姆勒
-
作者:
李述鸿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灵感
人类文明
西方文化
东方
奥林匹克
中国古代文化
印第安人
雕塑家
太极图
艺术学院
-
描述:
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驮载滋养我们的地球母亲也是圆的,当然还有我们人类引以为骄傲的头颅也是圆的。圆,这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象征符号,代表完美、和谐、平衡和高贵,但我认为,最理想的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太极图中,在包含阴阳二元素的整体
-
“红色美术”概览
-
作者:
白林坡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延安时期
集体创作
现实主义
新中国
中国画
作品
美术
雕塑
红色
-
描述:
"红色美术"是中国现当代文艺领域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诸多作品记录着历史,反映着当下,也昭示着未来。红色美术有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但它的形式语言仍在拓展之中,
-
国外展览资讯
-
作者:
澹如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性变化
艺术流派
设计理念
购物方式
时尚
安东尼
青年文化
经济的
雕塑
社会思潮
-
描述:
60年代,是西方世界一个充满动乱、反叛与激情的时代。经济的恢复,科技的进步,各种社会思潮、艺术流派,尤其是青年文化的兴起,给时装界带来巨大冲击,引发了从设计理念到购物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伦敦无疑处在这场时尚革命的风口浪尖上。
-
陈云岗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指导委员会
系主任
美术学院
陈云
现代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中国美术
陕西西安
艺术素质
-
描述:
1956年生于陕西西安。祖籍江苏彭城。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西安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
故乡的记忆·油画
-
作者:
胡是平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师专
安徽省
巢湖
油画
-
描述:
故乡的记忆·油画
-
探询·跨越——改革与发展中的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作者:
巫俊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师范大学
新安画派
历史
中国文化史
美术学院
改革
-
描述:
安徽是一个曾经产生过绘画大师和主要画派的地区,历史上文风昌盛,尤其是辉煌的徽派文化和新安画派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安徽学院艺术科,创建于1943年。60多年来
-
李瑞年先生油画作品二幅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师范大学
新安画派
历史
中国文化史
美术学院
改革
-
描述:
李瑞年先生油画作品二幅
-
师生画苑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浙江省
民族学院
菏泽牡丹
湖南省
湖北省
淮南师范学院
中国画
嘉兴学院
油画
安徽
-
描述:
师生画苑
-
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雕塑作品欣赏系列之一:安详的野兽——马蒂斯雕塑作品欣赏
-
作者:
朱智伟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安详
现代主义
绘画
马蒂斯
野兽
雕塑
作品欣赏
-
描述:
马蒂斯既是画家,也是雕塑家.他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雕塑领域的建树却容易被人们忽略.也许读者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写罗丹、布德尔等现代主义时期雕塑巨匠的作品,而要来写马蒂斯的雕塑?一方面,是因为介绍那些雕塑巨匠及其作品的文章已经非常普及和详尽;另一方面,是因为雕塑这个专业在技术上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超乎常人的想象,所以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容易为了制作而制作,在创作过程中会不知所为,心随着脑、脑随着手,也就是没有感情、没有认知地对待对象,完全被表现对象的形象所束缚,没有自己的感受.
-
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雕塑作品欣赏系列之二朦胧与克制——德加雕塑作品欣赏
-
作者:
朱智伟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安详
现代主义
绘画
马蒂斯
野兽
雕塑
作品欣赏
-
描述:
法国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加的绘画作品广为人知,但是很多人对他的雕塑作品并不是很了解.其实德加创作了大量的雕塑,而这些雕塑更多的是为了研究之用,他生前唯一公开展示的只有那件《十四岁的小舞女》.《十四岁的小舞女》是德加的雕塑代表作,在雕塑界的地位不可替代,特别是它与当代艺术的联系,使德加从他所在的那个年代脱颖而出.一位非职业雕塑家的雕塑作品竟会对雕塑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作为一名雕塑实践者,我认为德加作品的形式语言、方法,以及他的创作态度,恰恰可以给现当代雕塑创作一些启示,解答我们的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