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娱乐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记忆、想象,而且“红色”——关于景柯文的油画艺术
-
作者:
冯博一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红色经典”
想象
油画艺术
柯文
记忆
娱乐化倾向
90年代以来
-
描述:
1979年的“星星美展”是中国前卫艺术的标志性开端.“85美术思潮”则是在启蒙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对”文革”的控诉、揭露与否定。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后现代趋势的影响,中国前卫艺术逐渐转向对社会主义的“红色文化遗产”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中的处境进行反思。同时.它也成为被日益兴起的大众流行文化所利用的文化资源之一.[第一段]
-
谑而不虐 寓教于乐——曲艺的价值引领功能——由思想价值向度试论曲艺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作者:
石羚
来源:
曲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泛娱乐化
醒世
商业市场
曲艺艺术
学院式
说唱艺术
渗透力
意识形态范畴
高台教
-
描述:
考察适应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等各艺术门类都具有其价值引领功能。曲艺艺术因为具有扎根民间、深接地气的特点,其价值引领功能更显突出。较之文学浅白;较之音乐通俗;较之绘画生动;较之雕塑活泼;较之戏剧灵便;较之影视直观……曲艺价值引领功能的实现,其优越性十分明显——显而易见,作为说唱艺术的曲艺,比其他种类的艺术更为广大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不光雅俗共赏,而且老少咸宜。
-
谑而不虐 寓教于乐——曲艺的价值引领功能
-
作者:
暂无
来源:
曲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泛娱乐化
醒世
商业市场
曲艺艺术
学院式
说唱艺术
渗透力
意识形态范畴
高台教
-
描述:
考察适应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等各艺术门类都具有其价值引领功能。曲艺艺术因为具有扎根民间、深接地气的特点,其价值引领功能更显突出。较之文学浅白;较之音乐通俗;较之绘画生动;较之雕塑活泼;较之戏剧灵便;较之影视直观……曲艺价值引领功能的实现,其优越性十分明显——显而易见,作为说唱艺术的曲艺,比其他种类的艺术更为广大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不光雅俗共赏,而且老少咸宜。不同于宗教、学院式的高台教化,曲
-
马赛克:保护性遮蔽抑或媒介欲望膨胀
-
作者:
宁辛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
马赛克
人文关怀
隐私保护
-
描述:
马赛克(Mosaic),建筑名词.现今马赛克泛指这种类型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指现行广为使用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其目的通常是使之无法辨认.那么由谁来决定马赛克,怎样正确的使用马赛克.这个问题关涉摄影的功能、权力、法律,当然对媒体的操作也很实际.镜头的功能是记录,不是判定.马赛克问题,应该从新闻摄影的小范围走出去,在社会、人文、法律、道德更大的背景之下考量.
-
高阳:“当代首度历史小说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娱乐化
马赛克
人文关怀
隐私保护
-
描述:
高阳(1926年-1992年),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以历史小说著称,精通清代历史掌故。 浙江杭州人。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笔名高阳、郡望、吏鱼、孺洪等。高阳原为许姓郡望,许晏骈以此发表其所有的小说作品。 其父许宝璞为清秀才,壮年早逝,由母亲教养成人。抗战结束后,从事新闻工作。大学中途退学,考入国民政府空军军官学校书记,后在1949年随军赴台湾,驻居冈山。于军中刊物、文艺活动中显露才华。1957年任台湾地区“国防部”参谋总长王叔铭秘书,开始进入台北文坛,文名渐起。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以及《中央日报》特约主笔。 1951年,高阳开始了他的历史小说创作历程。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1962年,高阳受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他的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此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台湾评论家尉天聪将高阳比作中国的巴尔扎克,一生著作一共有90余部,约105册。 高阳的历史小说不仅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
过度娱乐化:我们失掉了敬畏
-
作者:
奉贤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郑和下西洋
明朝
热水瓶
娱乐化
过度
敬畏
明成祖
-
描述:
7月14日晚,央视《寻宝——走进晋江》节目中,一位古董藏家展示了一件青花瓷器,称这是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用的热水瓶,证据是这件藏品的底部刻有“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的字样。该藏家称,如果这件青花瓷热水瓶是真品的话,市价应该在1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