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上台
作者: Karen Archey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柏林   散热器   服装   艺术家   理查德   天花板   镜头   摄像机   普鲁   公共艺术  
描述: ①尼娜·拜尔NINA BEIER丹麦艺术家尼娜·拜尔的雕塑系列"示威者":用以图库摄影比如灯泡或绳子为主题的海报,蘸上胶水,垂挂在各种现成品上,有些现成品吊在天花板上。这些光洁、色彩饱和的象征工业化
“开国”主题的经典视觉文本
作者: 李万万   来源: 新华月报(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崛起   五星红旗   1949年   中国人   视觉文本   天安门广场   历史阶段  
描述: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典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激动人心的仪式,只是“开国”这一决定性历史阶段的序幕,中国崛起之路上最初的砖石,将由无数中国人的肩扛起,再经无数
高原情怀阳光天山:李勇油画简识
作者: 邓维东   来源: 新疆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山   阳光   绘画语言   高原   美术学院   作品   人物形象   现当代   油画   新疆师范大学  
描述: 小档案李勇1970年生,男,汉族,辽宁沈阳市人。1995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2007年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赴莫斯科、圣彼得堡进行艺术考查。现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新疆油画学会理事;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新疆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近年来,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民族艺术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级艺术课题一项。省部级艺术课题一项。
日内瓦湖畔
作者: 于文胜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然油   湖面   湖水   地毯   雪山   橘红色   乡村   鸣唱   日内瓦   人民币  
描述: 夕阳下的日内瓦湖如同一幅天然油画:雪山倒映在湖水里,和水中的云融为一体,海鸥鸣唱着从头顶飞过。夕阳为湖面铺了一条橘红色的地毯,一条扬着白帆的小船踏波归来……身临其境,有入梦的感觉。
老屋飞歌 韵染乡风:曾君墨彩艺术赏析
作者: 曾策   来源: 西南航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绘画   老屋   艺术   画品   名与实   中国墨   创作   作品  
描述: 幸识曾君老先生缘于他的画,其画很美——绿野乡风老房子,其人很实——儒雅谦和真君子,画韵昭人、名与实符唉!想起来亦觉自然,正应验了一句古语:"艺脉存心,画品载人。"画家早年专攻大山水,该时期作品大多气势壮观、气韵生动,为增强画面情趣感,并创出自己独有的绘画风貌,他于2007年起画风激变,"墨彩古镇及墨彩山水"成为主流创作方向,画家突破中国传统绘画以
芝加哥 建筑和艺术之旅
作者: 胡亦鸣   来源: 西南航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好   风景线   芝加哥   艺术博物馆   摩天大楼   大都市   世界建筑   建筑群  
描述: 位于密执根湖畔的芝加哥,是游人们最喜欢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是现代摩天大楼的摇篮,是全世界建筑爱好者心目中的麦加。她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是全世界最美丽的都市风景线之一。芝加哥也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大量千奇百怪举世嘱目的街头公共雕塑,还有世界一流的艺术博物馆。
当代中国艺术一道绚丽的心线:读吴冠中的心彩水墨
作者: 秦向虹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然天成   国钧   神垕镇   烧成制度   器型   象鼻   梅瓶   如玉   月出  
描述: 笔墨等于零文 吴冠中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之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倒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寻找任何手段,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日线、面,或日笔、墨,或日××,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委罗内塞(Veronese)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之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起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
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
作者: 俞峥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然天成   国钧   神垕镇   烧成制度   器型   象鼻   梅瓶   如玉   月出  
描述: 从河姆渡走来 可考证的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应是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朱漆木碗,距今已七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漆器的髹饰更随着王公贵族审美情趣的不断转变,出现雕漆、变涂、款彩、素髹等等五彩斑斓的技法,并得以阶段性的创新与发展。至今有明确记载的髹漆技艺就有50多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漆器行业经历了外贸出口的巅峰时期。可是随着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各地传统漆器厂家纷纷倒闭。而此时,漆艺已开始从器物上的髹饰(传统立体工艺美术)逐渐被转化为边缘“艺术”(架上平面工艺美术)。一个独立画种——漆画应运而生。 漆画,作为特种工艺进入“装饰绘画”、“壁画”等专业的学术研究,在院校得以传承。但因就业困难、市场流通不畅等客观条件的约束,能坚持创作并沉淀下来的漆画学子寥寥无几。与此同时漆器生产因审美观念滞后(造型无新意、色彩凝重)、工艺繁杂等等因素制约而无法与当下市场接轨。传统漆器制作工艺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境地。 从“活化石”到“非遗” 近几年,由于政府部门的重视,这门“活化石”般的传统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漆艺从架上绘画重新回归立体造型。
云中谁寄锦衣来
作者: 杏子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自然天成   国钧   神垕镇   烧成制度   器型   象鼻   梅瓶   如玉   月出  
描述: 古都——南京来说,汤汤秦淮水,六朝粉黛色,终究没有“天上云锦”来得清丽和高贵。云锦,以其明艳夺目的色彩、高贵雍容的姿态、细密精致的纹理,再现了一个锦上金陵。 清 云锦龙袍 此锦只应天上有 “江南好
杨兆舜油画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中国之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勘探开发   海葵   辽东湾北部   油田开发   辽河滩海   天然气   海上勘探   葵花岛构造带   地质调查  
描述: 杨兆舜油画欣赏
< 1 2 3 ... 13 14 15 ... 38 39 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