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20世纪现代中国美术进程与林风眠学术之路
作者: 潘丰泉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潘天寿   艺术风格   现代美术   民间艺术   中国画   艺术语言   林风眠   徐悲鸿   传统文人画  
描述: 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创办成立,与远在北平的艺专一起,开始了现代中国美术漫长而辉煌的发展时期。借鉴西方学院式写生教学,可谓是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横空出世的一大壮举,林风眠正是这一时期的先行者。年方廿七的他就肩负重任,专心致志于早期艺专教育那一砖一瓦、举步维艰的开拓性工作。若纯粹做一位艺术家,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用他留学的西画造诣画出扎实严谨的素描与油画等作品。但历史选择了他,把他推到了艺术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风口浪
中国画的虚实美
作者: 汪晨东   张接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相生   潘天寿   虚实相间   绘画艺术   荷花   中国画   空白   作品   国画家   美学原则  
描述: 著名国画家潘天寿喜画荷花。他曾作过一幅题为《露气》的荷花,画面上晨雾迷濛,几支挺拔的荷梗撑着如伞如盖的荷叶,含苞欲放的花蕾斜倚在叶边,背景为一片空白。在这幅画中,画家留出大片空白,既表现了美妙清新
笔墨清花——读张志安先生的画
作者: 苗壮   诸葛英良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审美习惯   潘天寿   视觉图像   艺术作品   视觉感受   中国画   视觉冲击   文化观念   写意花鸟画  
描述: 张志安先生是位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画家,他的画在这个讲求视觉冲击的时代并不讨巧。我们的世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炫目的视觉图像,我们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习惯也随之悄然改变。追求图像本身的
许江:我就是那葵园中的葵
作者: 赵健雄   来源: 西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北山区   时代   学生   潘天寿   美院   现实生活   美术字   林风眠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在差不多同时入学的77、78级油画班中,许江处事低调显然与早年的经历有关。许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而他父亲在那个极左年代被剥夺了教书资格。1971年,更是全家一起下放到了闽西北山区。没有学生可教的许父,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逼着他从小背唐诗、学书法,也使他比同龄人更早开始读英语和数学,父亲的坚持
随她去荡漾
作者: 翁星宇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任伯年   潘天寿   系列   吴昌硕   横向扩展   八大山人   作品   文化现象   实用主义  
描述: 2001年,李晴的《国宴》系列,把中国古今大家的"食材",如齐白石虾、八大山人鲤鱼、潘天寿老母鸡、任伯年鸭、吴昌硕葫芦等等拼盘上桌,引起了业界的注意,获得了初步的肯定。也许,将《国宴》系列或纵向深入
莲骨荷风绘丹青:访著名画家解铁瑛
作者: 刘永兴   来源: 创业(投资热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专业     丹青   著名画家   潘天寿   吉林市   书画   文人画  
描述: 解铁瑛先生,是位儒雅的计会活动家、解先生为何与书画结缘的呢?1976年.他正式拜徐州三老之一的潘天寿的学佳刘梦笔为师。从那时开始,他才逐渐懂得了什么是国画、文人画、工笔,还是写意。直到5年之后,调到吉林市北山画院,才算是真正从事了自己非常喜欢的美术专业。
各地短信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坞木版年画   潘天寿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   木刻年画   中国美术   美术馆   油画   书画作品   山西省  
描述: 南宁举办中国美术名家兔年专题展1月28日,"玉兔呈祥——中国美术名家兔年专题展"在南宁市望园路9号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以及漓江画派名家雷务武、谢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