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寿】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吃饭得来的文革瓷碗
-
作者:
东方亮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五十年代
晚清
花草
潘天寿绘画
收藏价值
朋友
青花
文革
瓷器
-
描述:
所谓文革瓷,其实也包括了五十年代末到文革十年所生产的,带有当时特殊的政治历史印记的瓷器。这种瓷器,虽然时间离现在并不久远,惟其上面带有特殊的政治历史色彩,是当时政治动变的一种物化见证,加上五十多年时间过去了,随着对于文革的彻底否定,这种东西的存世量也已不多。因此,它也受到了当下古玩收藏界的青睐。现在市场上可见到的"文革瓷"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新仿的赝品。要寻觅一件真正的文革瓷也还真是不易呢。
-
刘江教授访谈录
-
作者:
祁斌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笔书法
时间
专业本科
潘天寿
教授
美院
现代书法
绘画
文字学
书法篆刻
-
描述:
祁斌:刘教授,您是书法篆刻界最受关注的老前辈之一,当年协助潘天寿先生开创中国美院书法篆刻专业。据我所知,您当年考进美院的时候学的专业是绘画,您能回忆一下您当时由绘画向书法篆刻专业转换的过程吗?刘江:好的,在专业本科里,我学的是画画。在我30岁左右,花了四年时间画油画、四年时间画国画。
-
我对工笔花鸟画形式的一些思考
-
作者:
顾炫
来源:
书与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芙蓉
任伯年
香远益清
潘天寿
课徒
工笔重彩
吴昌硕
八大山人
水墨写意
张大千
-
描述:
我对工笔花鸟画形式的一些思考
-
工笔写春意 人间未忘情——谈万伟民的花鸟画
-
作者:
韩靖
来源:
书与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芙蓉
任伯年
香远益清
潘天寿
课徒
工笔重彩
吴昌硕
八大山人
水墨写意
张大千
-
描述:
工笔写春意 人间未忘情——谈万伟民的花鸟画
-
生存的风景:祁海峰的油画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学术
人文主义传统
潘天寿
青年画家
梦幻色彩
浙江美术学院
德拉克罗瓦
超现实主义
基础训练
林风眠
-
描述:
青年画家祁海峰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在这所由蔡元培倡立,林风眠、潘天寿等任校长,历史悠久、中西学术基础深厚的美术学院里,祁海峰受到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广泛的人文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在而又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他在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所展示的系列现代图像。
-
潘天寿吴茀之《万里高翔》图的沉浮
-
作者:
陈邦本
来源:
世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东西南北
吴昌硕
画室
艺术品
作品
图录
合作
拍卖行
高翔
-
描述:
去年冬天,我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画展上,看到一组吴昌硕、王个簃画风的墨彩纷呈、生气勃勃、真力弥满的曹用平的作品,凝视许久,流连忘返,留下深刻印象。后经了解,画家曹用平是王个簃的入室弟子,吴昌硕是他的太师,所以他们的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后来我经文史馆王国忠和沈飞德同志介绍,拜访了曹用平先生。
-
吴悦石作品赏析
-
作者:
吴悦石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作品赏析
工笔
形态
耐咀嚼
八大山人
渲染
黄庭坚
北宋
任自然
-
描述:
题吴悦石《破障图》名亦障兮利亦障,局曲世途愁百状。凭谁片念破重围,且向黄尘脱鞿鞅。一石堪卧胜雕车,万松悦耳胜笙竽。画师为汝置丘壑,茫茫人海归来无?
-
众家评说尤无曲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无曲
黄宾虹
李树勤
潘天寿
周积寅
法天
淡墨
绢本设色
当代美术
道法自然
-
描述:
的,墨分五彩的运用,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老先生的艺术既不同于黄宾虹,也不同于潘天寿,不同于前面的一些老前辈,更不同于江苏的钱老、傅老、宋老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他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画把中国的文
-
浅谈工笔画中的诗意构成
-
作者:
孙立业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诗人
潘天寿
绘画观念
艺术创造
层叠冰绡图
画意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
李公麟
-
描述: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无诗意则无情韵,诗无画意则如白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诗人和画家共同追求的境界,也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品评标准。
-
张书旂年表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出版社
潘天寿
上海
画展
旧金山
美术品
周恩来
徐悲鸿
南京
-
描述: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张书旂,生于浙江浦江礼张,原名世忠,以字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八岁能摹仿叔画且极似,叔大为惊奇,便教以作画和使用笔墨。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十一岁入私塾及高小读书,偶尔涂抹,尝受长辈赞赏,且多写人物,圣贤将相,描摹成帙。1922年壬戌二十三岁7月,以优等生毕业于金华七中。八月进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求学,先学油画、水彩、木炭素描。后学国画,受当代画家吴昌硕的教导,并拜丹阳吕凤子先生为师,学完了四年的课程。花鸟以自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