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闫振铎的艺术格调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与人文   绘画作品   绘画风格   九寨沟   艺术格调   绘画形式   精神境界   绘画性   漓江山水   中国油画  
描述: 观察和评价近三十年中国油画,闫振铎和他的作品是不容忽略的。他的作品和他的艺术活动具有独特风采,并已成为中国现代绘画不可忽视的部分。闫振铎从小就不是安分守己的孩子,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段时间的中国教育体系,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对受教育者个性的消除,这使早期的闫振铎在艺术上与他的同学没有多少差别。在他当年的习作中有一种对整体构成的重视,他对大的块面和大的色彩关系十分敏感,在下笔时常带有一种不经意的自由松动。可惜这些感觉被强调集体意志的框框所抑制,没有能够尽早发挥出来。1977年,刚刚从"文革"阴影中脱身的油画家,急不可耐地走向开阔的天地。闫振铎和他的同伴们离开政治气氛浓重的北京,去寻找禁锢中无从
吴冠中先生与十个问题
作者: 王怀庆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功之路   十个问题   艺术家   吴冠中   艺术观点   造假者   性格   再思考   文化环境   中国知识分子  
描述: 的尴尬。为避免这种窘境,在此暂不过多评论先生的作品与文章,只想提出由吴冠中先生的存在与成功,激发出中国当今许多令人思考的文化问题,我想,这也许是吴冠中先生的"意义"之一。一、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真正有知识的不多,有胆量的更少,像吴先生这样仗义执言,实话实说的人,凤毛麟角,他的这种"勇敢"是性
想要什么
作者: 赵永康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主   真实   社会批判   兴趣   艺术家   表达   自我   绘画艺术   心境   心灵  
描述: 算起来,与绘画结缘已有三十余年,从少时因兴趣开始画画,到进美术学院正规系统的基础训练,再到专业院校从事美术教学,其间做了许多与绘画有关和无关的事儿,但究竟没有离开画画的主线,只是忽左忽右,始终保持着一种与绘画若即若离的状态,在绘画圈儿的进进出出透露了我对绘画的松懈和怠慢,不入主流而走在边缘倒也吻合我性格上的疏静散淡,经常地,客观地以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视角观看绘画,更有益于看清绘画在现时社会中的文化身份。并因而能够时常保持着对画画的兴趣。画画是自己的事。画什么,怎么画实在应该是自己说了算,但在今天做到这一点还真是不容易,当画画已成为你主要的生活内容时,生活的目标转而成为了对画画的一种期待,对未来的幻想使画画的目的不再单纯,画画是需要结果的,似乎这结果可以带来
徜徉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绽放创造的灵光:写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前
作者: 杨成国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宁师范大学   形象   艺术作品   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绘画   北京   创造   艺术语境   研究生  
描述: 好像被边缘化了很多年后,又伴随我职场的变迁辗转到今天,不管是北京,还是前卫的中国,仿佛什么也不需要了解了。静谧在五光十色里并不算寂寞,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梦想照进生活"了,就有了一种非要融入"这个时代"的愿望和中动。躁动或许不属于我这把年纪了,但绝对属于我们这个群体。机会随之而来,早年在山西大学讲学时结识的一位故友,发来了诚挚的邀请。北京,我就这么来了,说不好的各种情绪袭
守望家园
作者: 张宇白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回归自然   精神世界   自然环境   情感   艺术作品   特征   艺术家   北方   艺术语言  
描述: 作为一个热爱画画的人,必不可少有其艺术上赖以生存的脉络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了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对其思想感情的渗透。我生长在北方的一座小城,很小的时候随父母下放到一个很偏远的小乡村,在那里生活了几年
自然之侧
作者: 杜志刚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药厂   艺术家   艺术形态   心境   写生   兴奋   试管   绘画性   青绿   废弃  
描述: 那天,去天津美院看邓国源的新装置——枯树、插在枯树上的药厂废弃的试管及试管里活着的青绿,意图散出去,射得很远,追过去,踪影全无,有意味。常在绘画地界里工作,又不时跳到界外折腾,对一个搞艺术的人意味着什么?下楼梯时我想。后来去老邓研究生画室看画儿。尽管睥睨绘画性,印象中一些学生们却都在现代般画或者做"问题",想法放开,挺哲学。孩子们不简单。
中国传统绘画文化元素在笔者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作者: 徐翠华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线造型   意境   写意   气韵  
描述: 笔者酷爱油画艺术,喜欢油画的色彩和表现力,却深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业只深入骨髓,因此在油画创作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文化元素,以线造型,抛弃西方传统油画的体块结构,在画面中注重气韵与意境表达,力求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一点点探索.
浅谈高温窑变色釉与新彩相结合
作者: 苏勇雷   邓娟琴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高温窑   变色釉   意境   绘画艺术   釉色   颜色釉  
描述: 我之所以选择高温窑变颜色釉与新彩相结合。是因为陶瓷岂术不仅是工艺艺术,也是绘画艺术。如果单以釉色来体现效果,虽然显得粗犷、人气、意境深远,但似乎却缺少了画龙点睛的妙笔。然而把颜色釉与新彩结合起来,不仅使画面生动更有意境,而且装饰意味也浓郁。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工笔画
作者: 梅琦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朱伟   造型观念   绘画样式   笔墨语言   传统水墨画   水墨写意   民族绘画   造型手段   艺术语境  
描述: 近年来工笔画作为中国民族绘画的典范,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大批中青年工笔画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艺术创作中,使得当下工笔画艺术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创作格局,为传统工笔画艺术向当代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传承与超越:关于工笔画现代发展的思考
作者: 鲍时东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观念   西方绘画   当代文化语境   现代绘画   色彩语言   传统水墨画   传统绘画艺术   工笔花鸟画   艺术语言   线描  
描述: 工笔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样式类别,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墓室帛画,线描工细,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经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完善发展,手法逐步成熟。隋唐五代及宋是工笔画的鼎盛时期,在题材、造型(线条、色彩)方面均有突出表现,逐渐形成了代表着东方文化的独特审美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点,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自元以降,文人写意成为画坛主流。工笔画艺术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总体而言,衰败之势已成定局。
< 1 2 3 ... 26 27 28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