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218 条
-
读编交融 共话城雕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加
社区环境
发行部
岩盆
新事物
鉴赏能力
雕塑教育
城市雕塑
具体要求
部分内容
-
描述:
为了提高全民对城市雕塑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普及雕塑教育,让大家都来关注这个日益走进大家生活的新事物,以期帮助政府更好地营造公共社区环境和艺术环境,自本期开始,本刊将长期举办“我看城雕”的征稿活动,具体要求有以下两部分内容:
-
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综述
-
作者:
双鱼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委员会
中国馆
观看者
威尼斯
双年展
作品
波普艺术
不锈钢餐具
“造境”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拥有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是当代视觉艺术的盛会,今年恰逢第五十届。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因中国馆的首次设立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自从1993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家就开始以民间和个人身份参加成尼斯双年展,但是作为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家馆部分却始终没有中国的位置。由于国家馆的设立有利于中国自主地推出本土艺术家,改变以往被选择的状况,中国官方开始意识到建立国家馆的重要,于去年8月向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申请成立中国馆。申请很快获得了批
-
雕塑与环境漫谈
-
作者:
刘爱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生活质量
人文空间
雕塑作品
人文环境
艺术成就
公共环境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佛像
城市雕塑
-
描述:
改善了的生活环境与空间之中,而如何认识、协凋雕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众多城市规划、雕塑役计与制作者们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
北京杜绝劣质城市雕塑
-
作者:
于化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朝阳区
建设管理
城市文化
视觉污染
雕塑家
建没
城市雕塑
形象艺术
北京城市
-
描述:
当前,城市雕塑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雕塑是强迫人们对其产生感触的形象艺术。优秀的城市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会陶冶人们的情操
-
论城市雕塑的唯一性、地域性、时代性
-
作者:
蔺宝钢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才能
城市文化
经济速度
城市人居环境
休闲场所
现代城市发展
地域性
城市雕塑
景观
唯一性
-
描述:
场所,以及环境艺术的大量涌入,城市街道的美化,旧城改造等等,都提出了城市文化景观、艺术作品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中应遵循艺术的基本规律,应把文化景观的合理定位放在首要的位置,应确立文化景观艺术的时代性、地域性与唯一性的宏观设计理念。
-
谈城市雕塑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
作者:
马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境界
老庄思想
公共艺术
-
描述:
。如有的城市雕塑甚至是城市领导“突发奇想”在不适当的地方搞些不伦不类的雕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雕塑设计缺乏理论论证,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雕塑建设没有纳入城市规划,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其次大多数城市雕塑缺乏与城市环境的协调,缺乏个性、质量不高。当我们漫步
-
城市雕塑与建筑艺术的互动与互补
-
作者:
杨文会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体量
建筑艺术
雕像
城市环境景观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石窟建筑
形式美感
-
描述:
21世纪的到来,使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开始彻底反思,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生活质量,比任何时候都要关心。作为社会公共环境中的城市雕塑和建筑,对城市环境景观和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雕塑家
-
共在、共享与雕塑艺术的当代性
-
作者:
皮道坚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解方式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艺术家
当代性
共在关系
雕塑艺术
非审美化
展事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无论就对空间的改造利用以及对视觉与心灵的持久冲击震撼,还是就将一种创新的见解坚持不懈地传递给社会公众而言,雕塑艺术无疑都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
谈兴起的城市雕塑
-
作者:
何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尺度处理
湖州
体量
“环境”
抽象艺术
狮子
临安
谈兴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镇,优秀的城市雕塑既有利于点缀环境,又能提高城市品位,近年来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
-
时代的表征——蔡志松雕塑作品获奖的意义
-
作者:
赵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识性
个人话语
艺术走向
艺术实践
回视
雕塑作品
文化语境
表征
雕塑家
民族风格
-
描述:
获奖原本是一种自然的荣誉归属,因其作品本身及评选方式所蕴涵的特殊价值和一定的信息,往往代表一种共识性的成果,以至引发甚至表征某种发展而成为一种先兆。如此而言,级别越高的奖项愈加引人瞩目,尤其是国际大奖。回视蔡志松荣获法国巴黎秋季沙龙2001“泰勒大奖”,心中仍然欣喜不已。这是该大展百年来第一次由中国雕塑界获此殊荣,亦是进入21世纪中国雕塑家荣获的第一项国际大奖,获此大奖意味着蔡志松个人才华和艺术水平在受到国际褒奖的同时,其作品所体现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魅力得到普遍的认同,亦折射出当下国际社会对艺术走向的一种判断和选择。
<
1
2
3
...
10
11
12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