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1 条
-
现代铜雕艺术的特点
-
作者:
杨刚
来源:
艺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材质美
艺术家
现代艺术
艺术思潮
时代烙印
作品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现代科技
-
描述:
铜雕,作为一种常见的雕塑形式,因其材质恒久的坚固性和其独特的美感,受到了历代艺术家的钟爱,从而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得以继承与不断地发展。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思潮融于铜质雕塑中,形成了现代铜雕,更完美地展现雕塑艺术与时代烙印,于是铜雕就有了“现代”特色。
-
北京第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国际
保加利亚
双年展
哈斯
美术
雕塑
北京
第二
油画
-
描述:
北京第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选登
-
全国第十届美展雕塑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综合材料
修复
广东
铸铜
美展
玻璃钢
幸福生活
江苏
雕塑
-
描述:
全国第十届美展雕塑作品选
-
2005年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风景
福州大学
毕业生
美术学院
草地
工艺
专业
雕塑
-
描述:
2005年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选
-
浅谈漆艺创新
-
作者:
黄英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雕漆
屏风
螺钿
装饰工艺
装饰风格
漆艺
胎骨
雕塑
漆器
-
描述:
漆艺,通常是指漆器、漆画、漆屏风、漆雕塑等漆工艺装饰。近年来,经过漆艺家们的不懈努力,传统漆艺与现代漆艺都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无论从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有一个崭新的飞跃。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作品:日本莳
-
体验跨文化的美妙: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美术
艺术家
重大主题
新媒体
现当代艺术
人文关怀
双年展
雕塑
中国美术
中国文学艺术
-
描述: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将于2005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举办。本届北京双年展延续了其本身关注当代艺术的特性,将主题定为
-
论雕塑创作表现形式
-
作者:
黄邦雄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表现
形式影响
艺术作品
创作心态
艺术家
第一印象
表现形式
造型艺术
艺术形式
雕塑
-
描述:
从视觉审美角度看,不管什么艺术种类,人们接触事物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式。形式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甚至是事物的命运。纵观我国现代雕塑史,我们不难看出,形式表现一直是所有从事雕塑创作的人必须极力探索
-
象形·会意·指事——材料雕塑的图本解读
-
作者:
卓凡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使用材料
意义传达
艺术家
艺术创作
图式
作品
材料概念
立体造型
雕塑
-
描述:
用材料直接进行雕塑创作,无疑是雕塑创作告别了“对客观进行单一的模拟”的姿态,实现了“艺术创作原点”的回归。在不同的立体造型创作中,作者对造型的图本——图式原本的不同把握,对材料的特性不同侧重,观众
-
也谈雕塑艺术的公共性
-
作者:
李金仙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雕塑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景观雕塑
公共性
公共环境
雕塑家
公共空间
雕塑艺术
巫术
-
描述:
雕塑艺术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其特殊的公共性,不论是史前质朴粗拙雕塑体现的宗教及巫术,抑或现代大型城市景观雕塑,所探求的均是其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公共雕塑艺术存在两个基本前提,即公共空间和公共性。人
-
名家谈雕塑——第十届美展雕塑展《雕塑·社会·文化》论坛言论集
-
作者:
张健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文化
艺术作品
钱绍武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美术作品
公共艺术
-
描述:
2004年10月17日下午,第十届中国美术作品展雕塑展之《雕塑·社会·文化》论坛在厦门召开,来自国内知名雕塑家、文艺家、社会学家、传媒人士云集于此。论坛由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著名雕塑家盛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