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澳大利亚行——看雕塑
作者: 郑觐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著文化   雕塑园   博物馆   历史事迹   澳洲土著人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澳大利亚   美术馆   原始雕塑  
描述: 时的将士、文化名人纪念像和澳洲历史事迹纪念碑等,其作者多来自英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雕塑家,故作品的岁月保持着欧洲古典和近代的写实手法,技艺水平相当高。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
作者: 朱国荣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东路   法租界   公共雕塑   太平军   殖民主义者   上海租界   巴夏礼   清政府   孙中山   普希金  
描述: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开埠城市,各国列强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侵入的同时,还在上海建造了不少为殖民主义者歌功颂德的纪念雕像。 1865年1月,法国人首先在法租界公董局(今金陵东路黄浦区公安局)内建立卜
澳大利亚雕塑作品选(之三)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威尔士   澳大利亚   雕塑公园   美术馆   悉尼  
描述: 澳大利亚雕塑作品选(之三)
桂林:世界最大的野地雕塑公园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盈亏影响   野地   规范模式   造园工程   桂林   当代景观   雕塑公园   金宝山   民间投资   公共艺术  
描述: 集山水灵秀之气的桂林,正在崛起一座世界最大的野地雕塑公园。自1996年起,由台湾金宝山集团出资在桂林市郊近2800亩的区城开始建设这一庞大工程,从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先后邀请中外雕塑家
雕塑·现实——纪念中央美院建校80周年雕塑系教师作品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铸青铜   教师   锻铜   梦魔   综合材料   金属板   作品   雕塑   陈毅  
描述: 雕塑·现实——纪念中央美院建校80周年雕塑系教师作品展
雕塑教学中建筑意识的培养
作者: 张似赞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建筑空间环境   城市规划与设计   室内空间环境   雕塑作品   教学中   建筑意识   雕塑家   建筑与环境   城市雕塑  
描述: 可以变换而不影响对作品内容的感受者。后者指固定安放在特定城市环境或建筑物之上的雕塑,其位置一般不再搬动,其构思和处理就自然与所处的建筑室外或室内空间环境不可分割。 我国近年来在城市环境中建造的城市雕塑已经越来越多,我也曾在实际环境中遇到过尴尬的情况。在北京见到过一件城
’99中国雕塑论坛论文摘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模式   美术院校   传统工艺   基础课教学   教学体系   装饰雕塑   论文摘要   教学模式   民族艺术   雕塑艺术  
描述: 论当代中国雕塑教学体系的积极选择 西安美术学院 石村 从雕塑教学的角度讲,我们过去几千年雕塑艺术师承传授上未曾有过规模化、系统化即学院化的教学体制。中国的美术院校真正将雕塑艺术造型方法搬到课堂上讲授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描述: Paul Neagu,1938年生于罗马尼亚,1969年去英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世界各地的雕塑展,其作品为《时代》周刊、《美国艺术》等许多著名的杂志介绍,1999年5月在桂林雕塑创作营本刊对其进行了访谈。
面向21世纪的雕塑艺术教育改革
作者: 张昌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传统教育思想   面向21世纪   造型基础   教学改革   教育改革   教育观念   专业学科   培养模式   雕塑艺术  
描述: ,必将使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它也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特别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鉴于上述21世纪教育的特征,作为艺术院校的雕塑专业学科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艺术:部分北京雕塑人士座谈纪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安街   需要理论   艺术家   雕塑家   座谈纪要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公共环境艺术   公共艺术  
描述: “新世纪的希望”雕塑作品展览座谈会于前日在北京城雕办召开。北京部分雕塑家、评论家、艺术家围绕“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艺术”进行了热烈的探讨。《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主持会议
< 1 2 3 ... 20 21 22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