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法相庄严: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艺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佛教造像艺术   博物院   社会动荡   山西   庄严   南北朝时期   法相  
描述: 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发展出石雕造像、彩塑佛像和金铜造像等诸多样式,并传承创新,经久不衰,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早期佛教雕塑呈现出浓郁的外来艺术风格,经过北朝至唐数百年间的发展融合,演变
北京诚轩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邮品   故宫博物院   精品   中国书画   张大千   工艺品   作品   雕塑   油画   瓷器  
描述: 北京诚轩拍卖将于5月中下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2011年春季拍卖会,共推出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油画雕塑及邮品钱币4个项目,共计8个专场。中国书画共500余件拍品,分作(一)、(二)两个专场举行。张大千《松溪艇子》
环境雕塑与人文精神初探
作者: 霍鹏飞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墓碑   环境雕塑   人造景观   人文精神   雕塑公园   城市雕塑  
描述: 环境中有了人,人的精神就会在环境中得以体现和折射,即使是保持最原始状态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的精神存在,环境也会因为被人的介入而改变,从而具有人文精神。本文试从人文精神作为视角略析环境雕塑(城市雕塑、人造景观、纪念碑、墓碑等)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分享是孩子交往的通行证
作者: 王兴娟   来源: 孩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人才培养   关系管理   员工   工作雕塑   人事管理   深层志趣   职业生涯规划  
描述: 场景一:你会把我油画棒弄坏的 绘画活动时,贝贝没有天蓝色的油画棒,而杨阳正好有。但不管贝贝怎么说,杨阳就是不同意借给她,嘟囔着说:“你会把我的油画棒弄坏的。”我看不过去了,便为贝贝说情,杨阳这才很不情愿地把天蓝色油画棒借给了贝贝,但当我转身离开时,他马上一把抢过油画棒。 场景二:我们不和你一起玩 又到了下棋的时间,无论是游戏棋还是五子棋,大家都选好朋友一起玩,只有杨阳这边走走,那边看看,试图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走了一大圈,仍然一无所获,没有小朋友愿意让他加入。大家的理由都是:“你平时总是那么小气,我们不愿意和你一起玩!”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杨阳是一个缺乏分享意识的孩子。在与他妈妈的交谈中,得知平时在家里他也有类似的行为,自己喜欢的物品从来都不会让人碰,如果有人试着拿,他就会大吼大叫。 儿童早期的合作与分享经验将影响其将来的人际关系,只有具有较强的合作分享意识,才能立足于新世纪科学与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分享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树立榜样,激发分享意识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
薄薄小贴纸,趣味乐无边
作者: 曹立   来源: 孩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人才培养   关系管理   员工   工作雕塑   人事管理   深层志趣   职业生涯规划  
描述: 同同快2岁了,最近特别喜欢玩贴纸。贴纸能促进孩子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也经济实惠。于是我给同同买了好多贴纸,自此,同同的贴纸游戏全面展开。给孩子玩贴纸的初衷,我想的就是让孩子锻炼手指,发展精细动作,另外就是能提高认知,让孩子懂得分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知识,最好还能锻炼一下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装饰孩子眼中的世界 自从有了贴纸,家里就成了同同的创作舞台,特别是纯色底的物品更是她的至爱。同同的第一个目标是白色的饮水机,一会儿,原本白净的饮水机就变得五彩缤纷了,同同颇有成就感地冲着我微笑,我顺势称赞了一句:“同同真棒!”同同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家里到处都贴满了贴纸,平心而论,是有些乱,但只要孩子感觉到快乐与成功,这些小小的凌乱又算得了什么呢? 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 同同把一组动物贴纸贴在了沙发旁边的墙上,从此,那一面墙就成为了我们俩的小课堂。同同很喜欢站在那面墙跟前,指着墙上的贴纸让我叫出名字:“猫头鹰,兔子,小狗……”如果我说慢了,她会非常焦急。反过来,我也经常会说出名字让同同指相应的动物给我看:“给妈妈指指哪个是毛毛虫,哪个是小乌龟……”同同不一定每次都能指对,但对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
日月山怀古
作者: 姜振才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妇女   青棵   古道   日月山   塑像   松赞干布   同胞   吐蕃   文成公主   藏汉  
描述: 神迷,心旷神怡。一路开心地说笑着,不知不觉,旅游车来到一座飘满五颜六色经幡的绿色山峦下,在一块镌刻着"唐蕃古道"的巨大青石旁停下来,有人说:"前面就是日月山"。只见平缓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尊高大的玉女塑像,不用说,那就是闻名遐尔的文成公主塑像了。在塑像后的山
街头艺术
作者: 吴志实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国外   表现欲   标新立异   艺术家   现代艺术   金属的   外国人   行人   雕塑  
描述: 在国外,繁华闹市中常有雕塑矗立街头。这些雕塑不是石头的,也不是金属的,更不是塑料什么的,说出来人们或许不信,这些雕塑是活人装扮成的。他们在行人的注视下静静地站在那里,偶尔眨一眨眼,换一种表情,或伸
心灵之旅:访台湾雕塑家杨奉琛
作者: 郭金良   来源: 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读   台湾   新闻发布会   艺术家   艺术中心   文化创意   雕塑家   作品   传统文化   心灵  
描述: 在北京台湾映射艺术中心,台湾雕塑大师杨奉琛“光舞灵动” 文化创意雕塑展吸引了两岸多名艺术家及众多新闻媒体,新闻发布会一结束,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儒雅的艺术家。 他向笔者讲解了作品的创意与灵感,笔者
王良宁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瞭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介绍   大师   叶毓山   雕塑  
描述: 王良宁雕塑
野性 纳米比亚 元真 非洲大陆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海峡旅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介绍   大师   叶毓山   雕塑  
描述: 当我决定去纳米比亚的时候,几乎没有一刻犹豫。 我一瞬间就被一幅红得耀眼的沙漠征服, 惊叹于地球上还依然存在这样瑰丽原始的地方。 毫不迟疑地决定马上去这个西南非洲的国家一趟——人生不能留遗憾! 从北京到香港再到南非约堡转机过境,虽说一路颇为奔波, 但接下来我们的所看所感,证明这样的付出完全是值得的,应该说是“物超所值”的。 我们也许想到了纳米比亚的美丽和独特,但我们没有想到, 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我们经历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如同梦幻一样的旅程, 找到了各自心中最最元本、真实的非洲。 红色沙漠 导游告诉我们“纳米布(Namib)”是当地的纳马语,意思是“遥远的干燥平地”,纳米比亚(Namibia)的国名就取自纳米布。本格拉寒流吹拂着纳米布沙漠,上亿年大自然的变迁,干燥的热风将岸上山中的岩石风化为细沙和粉尘,使这里成为一片沙海。 本来我们心里还在质疑导游是不是太夸张了,但当我们从四驱越野车上下来,双脚第一次踏上这些细如粉尘的红沙之时,空气里的炽烈、脚下的干燥、几乎寸草不生的景象,让我们无话可说。
< 1 2 3 ... 201 202 203 ... 204 205 20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