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85 条
-
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
作者:
江文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父
家学渊源
立体主义
艺术生涯
奥古斯都
阿尔贝
印象派画家
贾科梅蒂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1901年10月10日,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诞生在瑞士斯坦帕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他的父亲乔万尼·贾科梅蒂是一位印象派画家,与著名画家霍德勒(Ferdinand Hod ler)和艾米特(Cuno Amiet)是密友,后者还是小阿尔贝托的教父。堂叔奥古斯都·贾科梅蒂(Augusto Giacometti)也是有成就的画家。弟弟迭戈·贾科梅蒂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工艺人才,也是贾科梅蒂艺术生涯中的忠实搭档和模特儿。这样一种环境,对他来说可谓家学渊源。
-
理查德·阿兹瓦格:成批雕塑及其制校作
-
作者:
美 ·托尔曼著
诸迪译
余晖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月王朝
泥塑
艺术造型
小雕像
塑像
肖像
漫画
莫里斯
雕塑
青铜像
-
描述:
理查德·阿兹瓦格:成批雕塑及其制校作
-
德国法西斯的绘画——艺术史上的延续或断裂?
-
作者:
贝特霍尔德·欣茨
张红艳
凌晨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帝国
艺术科学
绘画艺术
艺术史
代表性
保留意见
法西斯
德国
雕塑
法西斯主义
-
描述:
正如那本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杂志的标题所宣告的那样,《第三帝国艺术》是一个划时代的现象。在这个时代结束之后,它便被排挤出了艺术史,鉴于法西斯时代之后的三种艺术——建筑、雕塑、绘画——的比较,这种观察
-
贾科梅蒂年表
-
作者:
江文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意大利
美术学院
贾科梅蒂
绘画
马蒂斯
日内瓦
工艺美术
雕塑
美术馆
-
描述:
1901 10月10日出生于瑞士格里松州斯坦帕附近的阿尔派恩村。 1919 到日内瓦学画。分别在美术学院和工艺美术学院同时学习绘画和雕塑。 1920 5月,与父亲同去意大利旅游,留在那里观摹和学习直到1921年底。
-
威廉·勒姆布鲁克
-
作者:
赖因霍尔德·霍尔
陈钢林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平条约
喀麦隆
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思想者
保护区
作品
德国
煤气
雕塑
-
描述:
勒姆布鲁克(Wilhelm Lehmbruck)出生在俾斯麦德国的那个时代(1881年),虽然当时德国暂未获得在喀麦隆(1883年)和东非(1884年)的殖民地,却在那得到了“德国保护区”。1919年初春,当和平条约正在凡尔赛起草,此间建立的德国殖民地正被窃取之时,威廉·勒姆布鲁克却(于3月25日用煤气)结束了他的生命。对他作品的(以及他的死亡的)解释成了德国的保护区。 他的雕像《跪倒的人》(1915年,一年之后作为《垂死的战士》展出)和《坐着的小伙子》(1916年,也称作《弯腰者》、《悲伤者》、《朋友》和《思想者》)无论是否具有立体的力量,都首先被视为(战败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志——
-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自述
-
作者:
朱祖德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人与环境
重要人物
阿尔贝
艺术家
现代美术史
存在主义哲学
贾科梅蒂
雕塑家
哲理内涵
-
描述:
贾科梅蒂是瑞士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和诗人,也是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尤其在他后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中,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直接表现出他对人的生存
-
70年代的美国公众艺术
-
作者:
萨姆·亨特
秦鹏霄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机场
市郊工业区
火车站
艺术品
装饰
公众艺术
联邦法院
视觉艺术
景观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任何具有好奇的眼光和一定程度的文化能动性的公民,一定注意到了70年代美国景观所发生的迅猛变化。在飞机场和火车站、在市区办公联合区和市郊工业区公园,尤其是在联邦法院和政府办公楼,到处可见大型的雕塑
-
80年代西方艺术(二)
-
作者:
H·H·阿纳森
钱志坚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80年代
考古遗址
巴特利特
题材
雕塑家
古典主义
意象
极少主义
客观性
-
描述:
乔尔·夏皮罗(JOEL SHAPIRO, 1941年生) 雕塑家乔尔·夏皮罗以人物为古老的古典主义雕塑题材,当他决意要以活生生的人的某种存在感去温暖极少主义立体形式的冰冷完美性时,在再度运用这种意象
-
爱泼斯坦的艺术及其观念
-
作者:
易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肖伯纳
艺术中心
罗斯
雕塑家
英国
罗丹
推荐信
文豪
天才
-
描述:
1905年3月13日,英国文豪肖伯纳写信给他的一个好朋友、加尔法克斯画廊的经理罗伯特·罗斯(Robert Ross),向他举荐一位完全不为人知的青年雕塑家,他在信中说:“有一个年轻的美国雕塑家名叫
-
加莱义民——雕塑上的一场革新
-
作者:
苏音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条件投降
纪念碑
革新
钥匙
居民
市政广场
百年战争
罗丹
雕塑
中世纪
-
描述:
在中世纪的百年战争中,英军包围了法国的加莱城,法王慑于敌人的强大,放弃了该城。英王爱德华要求加莱全城居民无条件投降。不过,他还是愿意让城里的居民和平地生活,条件是:六个最有声望的居民必须颈上捆着绳索,手持此城和城堡的钥匙,赤脚离开该城,听候他的发落。第一个最富有的居民站了出来,说:“我已准备好为祖国牺牲。”随即,其他五位居民也一个接一个地站了出来,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脱下衣服,身上只剩衬衣,将绳索绕在脖子上,手握本城和城堡的钥匙,向敌营走去。他们被押到刽子手那里,但王后的祈求和眼泪终于打动了国王的心,他答应赦免他们。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计划为这些拯救加莱的义民建立一座纪念碑以资纪念。法国著名雕刻家奥古斯特·罗丹接受了这一委托。罗丹希望这座六人群像放置在该城的市政广场,底部稍高于人行道。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