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地】搜索到相关结果 959 条
-
繁华不过一捧沙
-
作者:
姚展雄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这是一个令人极度震撼的禅的行为艺术。 美国纽约一家画廊里,两位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僧人,用五彩细沙做原料,花了近一个月时间,精心绘制出一幅曼陀罗图画。坛城中布满了佛陀和诸菩萨的造像、器物,以及围绕在佛周围的生灵。僧人在作业时口诵经文,心存敬意,凝神屏息,一丝不苟,画作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圆满庄严。但就在完成的那一刻,人们未及品味这幅画的奥妙,僧人却拿起刷子一扫而过,亲手抹掉了自己的杰作。 顷刻间,灰飞烟灭,尘归尘,土归土! 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绚烂之极的繁华,转眼成空,化作了一捧残沙! 之后,僧人将这些沙子倒进了一条溪水之中。
-
与老子一同超越
-
作者:
张康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的《德经》四十六卷中却真实地记录着这样一句话: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 老子敏锐地捕捉到了“戎马生于郊”,并且警示性地指出这是乱世无道之象。国运已败,天下再无安宁之处
-
月浅春深
-
作者:
灵馨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很多年前一个烟花三月的夜晚,黄州郊外的山峦一如既往静默。彼时有人信缰策马,夜行山中。 浮在春夜里的淡月昏黄,轻得像杨柳梢头新绽出的嫩芽,落在解冻的溪涧里,水墨一般模糊了轮廓。早些时候想是落了一场雨,似有若无的云气缠绵不能去,绕成又薄又软的朦胧夜色。 酒意泛上来,策马前行的人在溪桥边勒住缰绳。他抬起眼,见得满满一道溪涧的月华如玉、波光浮银,便借了酒后的三分醉意,解鞍于绿杨桥边,竟自枕着潺潺的流水声坦然睡去。 料峭的,轻柔的,春天的夜晚。 梦里可曾看见少年得意,仕途波折,当杜鹃声唤起悠悠春眠,早是天色分明,乱山葱茏,清绝不似人间。 照野沵沵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西江月》 东坡居士这一阕《西江月》,将蕲水山中的春夜写得玲珑剔透,前人赞誉已极。 然而细细逐句解去,皆是平常景象,春夜、流水、芳草、明月,千百年来这些意象被文人墨客翻来覆去地吟咏、雕琢、寄托胸臆,早已陈旧泛黄,唯须逢着才情高妙的人,便能重新打磨出历久弥新的洁白光泽。
-
品味汉代画像
-
作者:
仲离
来源:
醒狮国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利尔美术馆
车辖
饕餮纹
母题
商周时期
车軎
人物形象
虢国墓地
兽面
图像系统
-
描述:
鲁迅先生谈论汉画像砖、画像石艺术时以“深沉雄大”作评语。深沉一般来形容风格或画法写实而有古意,线条夸张而不轻薄;雄大或指气势,深可入渊,上与天合,人与物,气息相应,很能体现先秦哲学思想。 画像砖与画像石都是汉代墓室和祠堂里的主要建筑构件,因此能够以实物形式保留下来。汉画像是一种介于绘画和浅浮雕之间的平面作品,如今我们常见的大都是实物作品的拓片。1972年在四川大邑县出土的《弋射收获图》是东汉时代画像砖中具有代表性,同时也是较独特的作品。
-
超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小煤窑采空区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牛跟彦
来源:
中国煤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浅层
地震勘探
小煤窑采空区
-
描述:
介绍了超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杨家村井田工业广场应用的实例,论述了在煤矿区利用二、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小煤窑采空区时遇到的技术难点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获得的效果,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当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以及结合其他物探手段在探测老窑采空区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谈中国油画、雕塑民族化与本原文化的关系
-
作者:
钱绍武
靳之林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油画民族化
钱绍武
玉米地
社会生活
中国哲学
雕塑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本原
-
描述:
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引起了中国文化艺术思想的动荡,从五四时期"美术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85’思潮",都试图引进西方艺术改造和改良中国艺术。虽然其矛头的主要指向是中国画,使传统中国画遇到格外多的冲击和责难,以往我们也多将视线集中在国画领域,但这些思潮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它艺术门类,并由此引发生了许多的论争。因此本期我们邀请雕塑家钱绍武、油画家靳之林这两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进行对话,探讨油画、雕塑等领域同样面临的民族化问题。作为西方传入的画种,油画早已在中国生根发芽,然而中国油画应当如何展现自身特色,表现出自己独有的魅力?自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老一辈艺术家开始,许多人就已经在思考油画民族化的问题。他们对中国哲学和传统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将卷轴画、壁画、版画等传统风格样式与油画结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与油画不同,雕塑是东西方均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的石雕、木雕等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扎根于民间的雕塑作品渗透着中国人的性格,富含中国哲学意味,和欧洲强调准确模仿的雕塑完全不同。具有中华民族民族气质的油画和雕塑,实际上都来源于我们的民族本原文化,在社会生活体会中国的本原哲学体系,对中国艺术家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
画派怎能打造?——陈醉访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安画派
岭南画派
文化事业
艺术家
艺术规律
自然形成
历史上
地方政府
创作
中国美术
-
描述:
志同道合的画家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切磋技艺,形成一个研究和创作的良好氛围。可以说这是一个"画派爆炸"的时代。那么,画派究竟应该如何界定?画派的发展应当顺其自然,还是可以人为地扶植和培育?打造画派是对地方
-
平实的精神叙述:论韩景生的油画艺术
-
作者:
王倩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东北地区
油画艺术
艺术作品
哈尔滨市
写生
叙述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精神
-
描述:
引言在传统美术史的书写中,西画东渐的途径或有传教士的强行植入,或有近代中国青年画家的主动引进,但一直以来,中国的西画渊源多来自日本、欧美,传播和影响范围也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而东北地区的绘画情况,由于其长久以来脱离主流文化范围之外,早已退出历史的视野。韩景生1912年生于河北省昌黎
-
婚嫁:古城传统文化的靓丽风景线
-
作者:
李游
来源:
中华民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儿庄
为人生
风景
儒家思想
婚俗文化
鲁南地区
婚嫁
传统文化
儒家经典
婚姻礼俗
-
描述:
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俨然成为了鲁南地区的一条靓丽风景线。婚嫁是一个永不衰老的话题。"男大当婚,女人当嫁",结婚在我国视为人生的大事,极为重视和隆重。旧时,青年男女婚姻皆由父母包办,并
-
茶香康巴大地:川藏北线
-
作者:
惠飞
来源:
中华民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大地
民俗风情
茶香
青藏高原
民族文化
藏北
自然保护区
-
描述:
民居天下绝——道孚 道孚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与丹巴,西同新龙,南和康定、雅江,北与炉霍及阿坝州的金川、壤塘等七县接壤相邻。道孚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
1
2
3
...
76
77
78
...
94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