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地】搜索到相关结果 2234 条
-
竹马桥红层高岭土的特性及其精选工艺研究
-
作者:
欧克英
来源:
非金属矿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积型
综合利用
红色地层
超细粒级
砂质高岭土
-
描述:
竹马桥高岭土矿为近年发现的赋存于新生代红色地层中的沉积型砂质高岭土矿床。原矿采用水力旋流器分选和高梯度磁选除钛后,精泥具有天然超细粒级含量高、可塑性好、粘结性能强等工艺特性。文中还对尾砂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
-
切根、截顶对湿地松裸根苗生长调控效果的研究
-
作者:
姜景民
胡世才
虞沫奎
罗训志
陈彬
唐金娣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截顶
湿地松
造林表现
切根
苗木形态
-
描述: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根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合理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
-
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江西都昌捐学助贫
-
作者:
卢礼敏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竣工典礼
实地考察
景德镇
台湾
交通方便
江西省
鄱阳湖
慈善基金
都昌县
居民新村
-
描述:
户灾民喜迁新居。这两项捐款是1995年6月都昌水灾之后,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派员实地考察后决定的。都昌县处于鄱阳湖之滨,蔡岭慈济中学则处在九江至景德镇公路边,交通方便。在不久前举行的竣工庆典上,民政部
-
明末清初景德镇制瓷业的重大转折
-
作者:
汪慶正
来源:
上海博物馆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青花瓷
十七世纪
景德镇
欧洲
统治地位
康熙
上海博物馆
制瓷业
瓷器
-
描述:
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经历着一次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主要反映在景德镇瓷业生产,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前,一直是官窑占着统治地位,在此之后,由于官窑的日趋衰落,而民营窑业则凭借着对欧洲市场出口的
-
海口寻踪国宝花黎
-
作者:
蔡硕
来源:
椰城(潮流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龟裂
陶瓷
景德镇
海口市
分权
国宝
公园
海南
海口地区
兵马俑
-
描述:
大英山上的花黎树抱不拢像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杭州有西湖,景德镇有陶瓷一样,海南有花黎。花黎是中华国宝,古代皇权象征。而花黎树在哪里能看到呢?近日,我同花黎专家张志扬交往,才知国宝花黎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海口市公园大英山上有5棵。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这几棵花黎树,一棵围宽57公分,十多米高,抱不拢。另一棵围宽50公分,也十多米高,都只约两米就分权。树皮外表龟裂纵横,叶子小,尖钝圆,颜色深,花乳白,疙瘩状。大的那棵有一个丫字大分权,枝叶繁茂,鲜花怒放。张先生告诉我,上世纪50年代,海口人民挖东湖,挖出的土堆成大英山。花黎是有了大英山后种的。张志扬孩童时爬上去玩,今天还对它亲热有加。公园前些年还有一棵大花黎,被台风刮倒;有人偷锯了树身,公安局来调查过。但过后树头也被鬼使神差般挖走。
-
一般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动力机制构建问题初探
-
作者:
陈金圣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动力机制
-
描述:
;高校主动服务,社会积极依靠"的总体思路构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在实践层面,则需要从地方高校办学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相关法规建设、地方政府干预和调控以及地方高校内部改革等方面来切实推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开展.
-
景德镇徽商
-
作者:
程振武
来源:
江淮文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清末民初
徽商集团
宁国府
景德镇
徽州商人
员工
徽州地区
宗族势力
商务总会
-
描述:
景德镇徽商
-
创新产业模式 以文化推进中国陶瓷品牌:专访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董事长 陈进林
-
作者:
朱磊
成朔宇
来源:
经营者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模式
陶瓷产业
文化
中国陶瓷
景德镇陶瓷学院
总部基地
陶瓷品牌
董事长
-
描述: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景德镇陶瓷学院主办,闽龙陶瓷总部基地和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出资承办的2009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大奖赛暨作品展已经启动,闽龙公司作为北京陶瓷业的总部基地的创始者,在经历快速发展和品牌打造的过程中现已
-
走进德化窑:“中国白”的世界
-
作者:
刘贺彬
来源:
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县
制瓷技术
白瓷
重要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
中国白
外销瓷
瓷器
世界
-
描述:
福建德化县素有福建瓷都的美誉,制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唐代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宋元以降,德化窑更是与浙江龙泉窑齐名,又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瓷产地,也因其产品具有外销型的取向而扬名海内外。
-
浅谈长江上游元代纪年墓与三峡地区出土的元代青白瓷
-
作者:
钟丽英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峡地区
青白瓷
长江上游
纪年墓
-
描述:
长江上游与三峡地区出土不少元代景德镇青白瓷及枢府窖瓷的珍品,其中元贞三年墓、广汉致和元年墓、广汉大德十年墓出土的青白瓷,为研究元代的制瓷水平提供了实物例证.本文就长江上游和三峡地区出土的元代青白瓷概况、元代青白瓷的特点做了一个简单的介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