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类有没有战争基因?
作者: 余泽民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达佩斯   集中营   纪念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战   写作   人类   和平文化   基因   伊拉克战争  
描述: 小时候常看战争片,从国产的《地道战》《南征北战》到进口的《第八个是铜像》和《宁死不屈》。每看一部,都会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时期,尽管文革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和平时期,至少不用害怕从天而降的炸弹,也不用担心经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 到欧洲后,发现每座城市都有战争遗迹:布达佩斯城堡入口,至今保留着一幢弹痕累累的宫殿废墟,那是二战末期遭到空袭的国防军司令部;柏林市中央的威廉大帝教堂废墟,看上去像从套着五彩丝袜的商厦群中伸出的一条坏疽的腿,痛苦,丑陋,震慑人心;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曾被希特勒开除国籍的西德总理勃兰特一跪惊世界,由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与布满唇印的王尔德墓相邻,有两座哀悼二战殉难者的纪念碑;去慕尼黑参加啤酒节,无意中投宿在达豪集中营墙外,石墙,铁网,碉楼,阳光下刺眼的砾石,阴森的牢房,焚尸炉的烟囱,至今让人感到的恐怖、沉重和哀痛;更不要说曾屠杀过上百万人的死亡工厂——奥斯维辛。 “永远不能忘记”!在所有集中营遗址上都立了一块这样的石碑。所有人从那里心惊肉跳地走出时,都容易相信人类经过如此的苦难,不应该再有战争。然而,“不能”不等于“不会”,前者表示的只能是意愿,残酷的现实是:人类总会忘记。
让景德镇学走向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弘扬文化多样性计划之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间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在景德镇举行
作者: 李明文   徐胤嫚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中国陶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阿拉伯国家   走向世界   陶瓷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研究   交流活动   景德镇陶瓷  
描述: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欢聚。非洲和阿拉伯的陶艺家们不远万里,怀着激动和虔诚,以朝圣者的心情来到了他们仰慕已久的世界瓷都景德镇,与中国陶艺家一道,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开启了中华陶瓷艺术寻根之旅。"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制瓷历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