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智能”地雷——现代战争新杀手
作者: 蒋落成   田武   来源: 少年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斗部   俄罗斯   多管火箭炮   有效手段   地雷   武装直升机   现代战争   武器   伊拉克战争   智能  
描述: 地雷在现代兵器的排行榜上,言不压众、貌不惊人,是地地道道的“矮将军”。但今日的“矮将军”已非昔比,经高新科技打造,它们可谓“玲珑内秀,身怀绝技”,一旦爆发,“动于九天之上”,令人难避其锋芒。“智能”地雷自问世以来,就以其优越的战术、技术性能活跃在血火交融的战场上,为历次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兵家青睐。
悲情里程碑
作者: 徐斌   来源: 新闻实践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兵   亚历山大   美国国防部   驻伊美军   里程   悲情   伊拉克战争  
描述: 今年10月2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中士乔治·亚历山大于10月22日在医院不治身亡,他成了第2000个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驻伊美军士兵。——2000,这个数字即被国际各大媒体称为“悲情里程碑”。 10月26日,新华社向全国媒体转发了一张路透社2003年11月6日发的资料照片(见附图)。照片中,十多名已战死的美军士兵的M16步枪上,戴着钢盔、挂着姓名牌,被插成一排;前面则齐刷刷地摆放着士兵军靴,仿佛正穿在那些步枪的“脚”上;步枪的身后,一面鲜艳的星条旗正随风飘扬……乍一看,这多么像是一排正在操练的士兵呵!然而,年轻士兵早已随上帝而去,只留下一枝枝闪着冷光的、屠杀生命的步枪。朗朗蓝天下,这更像一群静止的雕塑,更像是一座里程碑——一座关于战争和死亡的悲情里程碑。
克隆美国总统
作者: 曹欣田   萧奕   来源: 少年作文辅导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兵   海湾战争   联合国   富兰克林   小布什   思维   解决办法   美国总统   克隆技术   伊拉克战争  
描述: 克隆美国总统
生活留痕:旅美画家王奇志近作
作者: 谢家模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蜻蜓   奖学金   美国经济   作品   美国媒体   生活压力   对伊拉克战争   油画   州立大学  
描述: 由于孩子的拖累,旅美画家王奇志已几年没有作品问世。近来,读到她2011年的新作《蜻蜓》、《伊拉克战事组画》,不由得感慨频生。记得2000年,王奇志曾以油画《蜂》夺得当年全美美术院校奖学金大赛金奖。那幅画轻松、调侃、活泼、愉快,正是此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尚设
阿凡达PK拆弹部队:向评委们行个礼
作者: 王琨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   反战   电影   视觉效果   部队   小制作   影片   内容   心灵   伊拉克战争  
描述: 让我折腰行礼的是好莱坞的评委们。大片《阿凡达》风靡世界,让国人也大开眼界,火得一塌糊涂,那叫真正的视觉盛宴,用高超的科技把电影的视觉效果玩到了极致。世界影迷为之欢呼雀跃,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它开拓了视觉效果的新领域,是高科技引入电影的成功典范。与《阿凡达》形成鲜明对比的小投资、小制作影片《拆弹部
从2010·惠特尼双年展看美国当代艺术现状
作者: 马琳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艺术家   策展人   绘画作品   本土艺术   当代艺术   现状   双年展   观念艺术   伊拉克战争  
描述: 的艺术家巴别特·蒙格尔特(BabetteMangolte)的摄影装置作品《如何看》(Howto Look,1978/2009)是对她的1978年首场博物馆装置的重塑。1 978年,蒙格尔特曾经在纽约
流动之魅:关于“缘分的天空——2005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鲁虹 彭捷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艺术家   策展人   绘画作品   本土艺术   当代艺术   现状   双年展   观念艺术   伊拉克战争  
描述: 流动之魅:关于“缘分的天空——2005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鲁虹 彭捷
“墓园拾零”(一) 珂勒惠支的雕像
作者: 周安平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老   纪念碑   柏林墙   工作室   雕像   母亲   普尔   比利时   雕塑   伊拉克战争  
描述: “墓园拾零”(一) 珂勒惠支的雕像
人类有没有战争基因?
作者: 余泽民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达佩斯   集中营   纪念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战   写作   人类   和平文化   基因   伊拉克战争  
描述: 小时候常看战争片,从国产的《地道战》《南征北战》到进口的《第八个是铜像》和《宁死不屈》。每看一部,都会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时期,尽管文革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和平时期,至少不用害怕从天而降的炸弹,也不用担心经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 到欧洲后,发现每座城市都有战争遗迹:布达佩斯城堡入口,至今保留着一幢弹痕累累的宫殿废墟,那是二战末期遭到空袭的国防军司令部;柏林市中央的威廉大帝教堂废墟,看上去像从套着五彩丝袜的商厦群中伸出的一条坏疽的腿,痛苦,丑陋,震慑人心;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曾被希特勒开除国籍的西德总理勃兰特一跪惊世界,由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与布满唇印的王尔德墓相邻,有两座哀悼二战殉难者的纪念碑;去慕尼黑参加啤酒节,无意中投宿在达豪集中营墙外,石墙,铁网,碉楼,阳光下刺眼的砾石,阴森的牢房,焚尸炉的烟囱,至今让人感到的恐怖、沉重和哀痛;更不要说曾屠杀过上百万人的死亡工厂——奥斯维辛。 “永远不能忘记”!在所有集中营遗址上都立了一块这样的石碑。所有人从那里心惊肉跳地走出时,都容易相信人类经过如此的苦难,不应该再有战争。然而,“不能”不等于“不会”,前者表示的只能是意愿,残酷的现实是:人类总会忘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