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早期油画承前启后的关键期 对话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教师刘礼宾
作者: 王菁菁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中国近代史   中央美术学院   承前启后   早期   油画   对话   研究所  
描述: 诞生于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留洋运动的早期油画,在新中国成立曾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处于被边缘及半遗忘状态。今天我们把它作为历史阶段的一个整体来看待。将相关的学术问题和艺术史实研究纳入到这个命题之下,或将能够更加明了客观地看清它。
西多罗夫油画作品展在太原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尔赫斯   旅行者   前后期   二字   商品经济时代   中国新诗史   散文诗集   醉舞   洛夫   《野草》  
描述: 西多罗夫油画作品展在太原举行
工笔写意下的文人涂鸦:有关当代中国文人画何去何从的另类对话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艺术家   后现代   对话性   涂鸦   文人水墨画   世纪初   中国文人画   形成过程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叶永青画的一只鸟卖出25万,这在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网上却引来争议,许多人说,那样的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就能卖出25万?而知名艺术评论家高千惠女士却从叶永青的鸟系列看出:"他从西方现代主义的图像启蒙、街头拼贴涂鸦的解放,终于找到一个仿若简单,形成过程却漫长的图式表现。"本刊选择了这些观点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篇评论刊发,您会同意哪种观点,还请读者自己判断了。
工笔写意下的文人涂鸦
作者: 高千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艺术家   后现代   对话性   涂鸦   文人水墨画   世纪初   中国文人画   形成过程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叶永青画的一只鸟卖出25万,这在他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网上却引来争议,许多人说,那样的鸟,我也能画,凭什么你就能卖出25万? 而知名艺术评论家高千惠女士却从叶永青的鸟系列看出:“他从西方现代主义的图像启蒙、街头拼贴涂鸦的解放,终于找到一个仿若简单,形成过程却漫长的图式表现。”本刊选择了这些观点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篇评论刊发,您会同意哪种观点,还请读者自己判断了。
西方后现代雕塑对中国现代雕塑陶艺的影响
作者: 袁毅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现代陶艺   制作方法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创作   雕塑家   艺术领域   后现代艺术   现代雕塑   现成品  
描述: 的界定。大多数美术理论中对艺术领域的"后现代"的起始,确定在杜尚的著名作品《泉》问世之后,因为杜尚开始使用现成品(小便器)直接作为艺术
腊月二十八 贴花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民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伏邪   文学   春联   窗花   后蜀   辟邪   贴花   桃符   习俗   腊月  
描述: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
3款后排座椅可加热车型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之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梧州   骑楼城   中国广东   沿海地区   花窗   后传   南亚国家   骑楼街   在原   商业意识  
描述: 北京现代 索纳塔 近几年,韩国车在设计方面的突破较大,时常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而这些议论几乎都是正面和积极的.出彩的外形设计让人们对韩国车的印象大为改观,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 北京现代的第八代——索纳塔上市时间虽然不长,销量却是逐渐攀升,目前月销量已经达到10000辆以上.流畅的外形是它赢得市场青睐的必要条件,现代提出的流体雕塑概念在它身上得以充分展现.虽然目前路上的全新索纳塔已经不少,但每次遇到的时候还是经常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成功.
自述
作者: 王琪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内心   毕业创作   艺术作品   毕业后   语言保持   艺术形式   写生   雕塑   研究生  
描述: 了这样的方式,用自己的双手加入了那种美好。不经意间回头,发觉自己学艺已近二十载。从临摹到写生,再到懵懂的创作,途经各种先锋潮流派系……毕业安静下来,选择最接近自己内心的方式,通过雕塑这种语言保持不间断的表达……研究生毕业创作时对压缩的空间
体象三度:写给“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
作者: 许江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西方绘画   后现代思潮   体象   当代性   文化姿态   双年展   不同世代   中国油画   当代绘画  
描述: 一中国油画学会创立于1995年,不仅是中国艺术界开风气之先、开创自主发展新模式的学术团体,也是聚拢中国的油画家、引领中国油画当代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代表民族的艺术精神、致力于将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融通、使之成为时代文化振兴标志的重要平台。油画学会以开阔的视野,深刻认识油画在中国持续推广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引领了十几年来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又以热切的学术激情,思考油画的时代命题,构划不同阶段
飘越世纪的“白菜花”香:再论陈天强的油画艺术追求
作者: 毛岱宗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空间   油画艺术   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   人物画   题材   艺术创作   后现代艺术   空间建构   中国油画  
描述: 看了天强这些年来的油画人物作品,引发了我的一些随想,这是一种新鲜又厚重的感受,它不仅启示了我对其所表现普遍低微人群命运关注的体认,还启示了我对油画人物表现新写意性探索的一种认同。当下油画人物画的视界是一个被观念的、风格的、新媒材的以及丰富的各色人物对象题材等因素织成的万花筒,让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其中题材和表现仍是油画人物画的基本命题,任何人的创作实践建构都无法绕过而凭空依止。天强的油画人物画探索正是从此两点上显现出创作的审美趋向和表现的新意。一、低微人群的关注艺术史上对低微人群的关注是人道主义光亮的自然延伸。可惜这道人性的光芒随着伦理水平的下降而日趋式微。在为数不多的坚持表现这些"小人物",乐此不疲的画家当中,陈天强算得上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天强的毕业创作,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天强画了一个坐在门
< 1 2 3 ... 11 12 13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