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野建成“汉文化一条街”
作者: 陈宏修   来源: 中州统战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光武帝   《后汉书》   神话传说   汉画像砖   东汉时期   诸葛亮   汉文化   旅游资源   二十八宿   文化遗产  
描述: 新野建成“汉文化一条街”新年伊始,河南省新野县“汉文化一条街”正式向游人开放。该“文化街”位于县城中心系当年刘备之子刘禅降生之地。汉文化一条街的主要内容是以我国东汉时期帝王将相、汉画像砖、神话传说及汉末三区时期的名人故事为主题的浮雕画面;其画面共计为...
唯有黑暗使众生平等(组诗)
作者: 施施然   来源: 钟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众生平等   《最后的晚餐》   组诗   二年级   天主教  
描述: 那个天主教女生 她是我小学一到二年级的同学 也是闺蜜。每天一起上学 放学后轮流到她家或我家写作业 第一次见到油画《圣母玛丽亚》和 《最后的晚餐》,是在她家的墙上
山城第一锅:会仙火锅巡礼
作者: 华西里   来源: 重庆与世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接头   烧烤   川菜   火锅   空间   山城   喷泉   皇后   卡座   简洁  
描述: 火锅对我,烂熟于心;我对火锅,意切情深。然则,步入紧邻以经菏正宗川菜遐迩闻名之皇后大酒楼、开业即逢大吉的会仙火锅,却让我口爽目新。 600平米空间,简洁而明快,敞亮且宽舒。层次非常分明,功能又极齐全
娘的一声骂
作者: 柳如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院后   父亲   太阳   电话   轮椅   声音   天空   嫦娥奔月   按摩   工作  
描述: 有一个病娘在,我的天空就还有太阳……娘病了,病得很重。一向善言的娘,一夕之间变得不能说也不能动,终日只能依靠轮椅。看娘歪坐在轮椅上,寂寞如同雕塑一般,我的心时常隐
人体·肉体·身体
作者: 李新珂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历史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资源   艺术作品   后现代文化   经济全球化   历史时期   霍去病墓石雕   艺术实验   波普艺术  
描述: 转变过程暗含着身体表现的重要历史性去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consumerism)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兴起并迅速得以蔓延,身体被消费社会重新发现、重新编码,艺术作品逐渐远离对理性、生命和英雄的歌颂,身体本身成为关注的中心。
将雕塑矗立在联合国总部de中国夫妇
作者: 李永鹏   衡晓春   来源: 紫金岁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总部   后勤班子   雕塑作品   联合国   上海美专   钢丝编织   长绒地毯   一届三中全会   铸铜厂   基金会  
描述: 将雕塑矗立在联合国总部de中国夫妇
“大雅斋”的新生
作者: 杨兮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落款   陶瓷   博物馆文化   故宫博物院   文化资源   作品   典藏   粉彩   瓷器   慈禧太后  
描述: 在故宫150万件典藏品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近40万件的陶瓷。早在万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制品。陶瓷的发明和使用曾在中国物质文化史和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艺术奇葩
从华士·胡博到颐和园藏慈禧油画像修复
作者: 周尚云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兰专家   塑料薄膜   颐和园   画布   无纺布   画像   修复技术   肖像画   油画   慈禧太后  
描述: 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内保存着一幅镶嵌在中式插屏框内的慈禧太后油画像,画像中的慈禧太后身着华丽的服饰,表情略带庄严,而又显得尊贵,从外貌上看似乎只有三、四十岁的年龄,在背景的烘托下带着些许神秘。
太医李德立几遭杀身之祸
作者: 郑逸梅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经世之学   幼年   李德   洋务运动   薛福成   浙江   李鸿章幕府   出使   慈禧太后  
描述: 人物之一,出使英、法、意、比诸国,著有《庸盦笔记》。他昆仲甚多,如薛福辰、薛福祁、薛福庚都是。福辰字抚屏,工岐黄术,声闻远布,达于宫闱。慈禧太后病,召之入京,进剂奏效,赏赉有加,成为一代名御医。我的世侄辈彭长卿,藏有薛福成及福辰、福祁、福庚致沈子梅等亲笔书札,凡四十余通。沈名能虎,浙江海盐
中海万善殿史迹考
作者: 姜舜源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云   附属建筑   剪边   明代中后期   银杏   《水浒传》   乾隆帝   史迹   瓦屋面   慈禧太后  
描述: 在北京北海大桥东南、靠近东岸的小岛上,有一座玲珑俊秀的亭子“水云榭”,这就是清代“燕京八景”第二景“太液秋风”之所在,亭中立有乾隆御笔“太液秋风”石碣。水云榭为单檐歇山顶、四出抱厦的敞亭,绿瓦黄剪边的琉璃瓦屋面,中央秀出的亭顶与四面翻卷舒展的卷棚厦顶,形成优美婉转的艺术曲线,亭亭玉立的朱漆楹柱,沉浸在碧波荡漾的秋水之中,英姿绰约,情景俱佳。水云榭以东的中海东岸,苍松、翠柏,银杏之间,隐约露出黄瓦剪边的黑瓦顶大殿和绿瓦剪边的黄瓦顶圆殿及其他楼阁,那就是著名的万善殴、千圣殿及其附属建筑。
< 1 2 3 ... 183 184 185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