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古斯】搜索到相关结果 97 条
-
虚空与神秘——罗泽仁的雕塑艺术
-
作者:
海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大都会
尝试探索
虚实相生
认知行为
毛古斯舞
初生牛犊
丰收舞
表达空间
雕塑艺术
时空变化
-
描述:
“雕塑是一种体验大痛之后并感受愉快的过程,每一次的创作完成都会使我的灵魂上升到另一种美的境界。”拥有这种能把艺术追求与体验大痛并感受愉快的认知行为,当然是一种成果与心灵愉快的行为,我以为是值得赞赏与尊重的。2001年,罗泽仁开始走进雕塑的艺术世界,那时在湖南长沙搞雕塑的人不是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全靠自己的一点美术功底和对雕塑的喜欢,创出了一片小小天地,还得到
-
生命之歌:维格兰雕塑公园札记
-
作者:
张莉雅
王欣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尚
艺术潮流
马约尔
古斯塔夫
贾科梅蒂
雕塑公园
生命之歌
布德尔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
描述:
艺术的主流。挪威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Gustav Vigeland,1869——1943)恰恰身处这个艺术潮流的变革时期,虽然在近代雕塑史中似乎鲜有他的踪迹,但维格兰的雕塑艺术却动人心魄,极具艺术魅力。对这位雕塑大师的真正了解源起于2013年8月,笔者
-
用艺术的态度享受感伤:雕塑艺术中的感伤情绪表达
-
作者:
张典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情绪表达
创作灵感
奥古斯特
法国雕塑
列夫·托尔斯泰
百看不厌
极简主义
心理世界
心理扭曲
-
描述:
感伤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成就,能毁灭。而人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人们用诗歌、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将各种情感升华为艺术作品。情感对艺术家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
-
雕塑艺术:情感与生命的体验
-
作者:
殷小烽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民族题材
美术学院
水彩
鄂温克族
民间艺术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通古斯人
美术作品
-
描述:
等艺术创作中——从最早的《通古斯》系列、后来的《嬷嬷人》系列及延续至今的《修复嬷嬷人》、《中国嬷嬷人》等系列。这些作品不仅使我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一定成就,也为我的创作走民族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
通古斯艺术精神与审美取向
-
作者:
鄂霞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始艺术
艺术精神
宗教信仰
民间艺术
造型艺术
重要组成部分
萨满教
通古斯人
审美文化
雕塑
-
描述:
民族民间艺术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当代艺术家从事创作的丰厚资源,更是我们借以触摸历史、探寻民族审美意识的时空隧道。本文即以殷小烽东北民族题材的雕塑作品为切入点,挖掘出沉淀在民族文化深层的原始艺术精神与审美文化意蕴。
-
殷晓峰雕塑作品选——《通古斯》组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稚拙
通古斯
自治乡
民族解放
鄂温克族
雕塑家
满归
黑龙江省
通古斯人
-
描述:
在中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满归鄂鲁古雅鄂温克自治乡,还生存着为数不多的一个民族——鄂温克族人,这个民族解放前叫“通古斯”。青年雕塑家殷晓峰近年创作的以《通古斯》为题的组雕,引起不少同行们的关注。在整个
-
罗马帝国时代的帝王雕像
-
作者:
常宁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帝国
罗马
帝王
帝国时代
艺术风格
奥古斯都
雕像
个性化
雕塑艺术
屋大维
-
描述: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1-5世纪),尤其是在史称“和平时期”的前两百年中,由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达,使注重现实生活的罗马人逐渐从对神的信仰转向对现实社会的关注。神像雕塑也逐渐被帝王雕像和民间
-
东北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与艺术呈现
-
作者:
刘雨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修复
艺术创作
东北文化
作品
通古斯人
雕塑
中国美术
艺术学院
师范大学
-
描述: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脉,也是可资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之一。本刊约请东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殷小烽教授开辟此专栏,探讨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的东北文化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利用、使用及反映、反思。
-
陌生人的嬷嬷人世界
-
作者:
拙奇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动和思想
陌生化
短身材
通古斯
形体语言
神性存在
心身合一
三十年代
嬷嬷
知识分子
-
描述:
嬷嬷人是谁,她们来自哪里,她们存在吗?殷晓峰那些纯朴、天真又略带邪气的嬷嬷人们竖着坚挺的辫子及昂扬五短身材的形象,不仅让人想象一个陌生世界,“嬷嬷人”这个词也好象极具魔力。
-
飘摇的陶土
-
作者:
陶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动和思想
陌生化
短身材
通古斯
形体语言
神性存在
心身合一
三十年代
嬷嬷
知识分子
-
描述:
飘摇的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