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方大庆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品与质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刀   书画艺术   大庆   专题报道   科技信息   人物画   著名人物   收藏价值   中国书画   古建筑  
描述: 方大庆,1969年生于浙江东阳,号墨郎。职业画家,擅长人物画、写实、油画、工笔、国画、壁画、古建筑彩绘、修复古字画。1998年应连续剧《小李飞刀》摄制组邀请创作焦恩俊手拿飞刀造型;2007年与著名
趣话古建筑“物谜”
作者: 展华   来源: 建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人   思想观念   古代   表达   名胜古迹   太平天国   古建筑物   文艺形式   美好愿望   雕塑  
描述: 制谜猜谜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古代民间工匠艺人就善于巧妙地融谜语于建筑、雕塑之中,表达特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好愿望。游览名胜古迹时,可别忽略了这类精妙的古建筑物谜。
论历史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作者: 傅维亚   来源: 武汉建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传统   思想观念   古代文化   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   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遗产   古建筑   城市建设  
描述: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历代文化演变的结晶。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城堡,古建筑(塔、桥、寺、观、园林、宅院等),古街道,古镇,古雕塑、古城市遗址等,都是古代文化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社会风貌的遗存。它们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某个历史时代的
用特色彰显城镇魅力
作者: 付松   来源: 当代贵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生态环境   相结合   仿古建筑   竹园乡   彰显   大方县   小城镇体系   特色小城镇   文化遗产  
描述: 大方县把小城镇建设与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相结合,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特色彰显魅力青瓦白墙,红檐木窗,假山亭台,浮雕画廊,青石方砖铺砌的街道,排列整齐的仿古建筑,屋脊的牛角宝顶,墙裙的图案纹饰
中国大同雕塑全集 馆藏雕塑卷
作者: 冯骥才总主编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图集   大同市   古建筑   雕塑  
描述: 《馆藏雕塑卷》所收为大同市博物馆馆藏雕塑艺术品,以北魏时期墓葬出土的石刻艺术、俑像艺术、民间寺庙中铸铜和陶瓷雕塑艺术为主。本卷精选了其中的三百七十余件优秀藏品,在图片的选择上,以造型的艺术水准为首选切入点,同时兼顾了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类型。所选艺术品按朝代顺序分为汉、北魏、唐宋、辽金元、明清五个部分,遵循石先陶(铜)后,人先(动)物后的原则。每件作品均著录器物名称、年代、规格、出土地等信息。可以说,这是一本大同市博物馆馆藏雕塑艺术的珍品集。《建筑雕刻卷》收录了大同官方与民间建筑雕刻的精华,不仅有名……
中国大同雕塑全集 建筑雕刻卷
作者: 冯骥才总主编   来源: 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图集   大同市   古建筑   雕塑  
描述: 《馆藏雕塑卷》所收为大同市博物馆馆藏雕塑艺术品,以北魏时期墓葬出土的石刻艺术、俑像艺术、民间寺庙中铸铜和陶瓷雕塑艺术为主。本卷精选了其中的三百七十余件优秀藏品,在图片的选择上,以造型的艺术水准为首选切入点,同时兼顾了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类型。所选艺术品按朝代顺序分为汉、北魏、唐宋、辽金元、明清五个部分,遵循石先陶(铜)后,人先(动)物后的原则。每件作品均著录器物名称、年代、规格、出土地等信息。可以说,这是一本大同市博物馆馆藏雕塑艺术的珍品集。《建筑雕刻卷》收录了大同官方与民间建筑雕刻的精华,不仅有名……
古宅拆卖触目惊心
作者: 于垚峰   来源: 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记者   江西省   工作人员   拆迁   收购   都昌县   古建筑   商人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在江西省都昌县万户镇,老刘家的一幢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30年左右)的古宅,被当地生意人邓继成以20万元的价格收走。经过一番拆装和修缮,邓继成转手以1 40万元售出,净赚百万。以都昌为中心,延伸到
传统审美思想观照下的中国古代建筑
作者: 王慧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审美思想   空间环境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艺术   天坛   基本内容   我国古代   工艺美术   中国古建筑  
描述: 建筑艺术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一道,共同组成了美术的四大基本内容。虽然在学科划分上,建筑同时又属于工程学——工科,但就外观造型、结构形式与空间环境的设计而言,它又具有浓厚的美术特征。于是,各类建筑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审美思想的
中华经典诗文读本 上、下
作者: 王建忠 耿秀英   来源: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建筑(地点:   俄罗斯   学科:   摄影集)  
描述: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中,赢立着一块巾国式的石碑,那是中国在美留学生镌刻的,为建校150年所赠的。碑文的第一句活就是“文化乃国家之命脉也”中华民族在东亚这960万平方公里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内繁衍生息,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延绵不断,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起源之一,并且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精神遗传基因、中华文化存在于物质文明中,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南北运河、名胜古迹;中华文化同时也存在于非物质文明之中,如《论语》《道德经》《庄子》、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书法绘画、雕塑篆刻等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阿英旧藏金拓片 瓦当集
作者: 凡一 凡晓旺著   来源: 上海:文汇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古建筑(地点:   俄罗斯   学科:   摄影集)  
描述: 瓦当,是我国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最初为半圆形,后来变为圆形。用瓦当始于西周,鼎盛于秦汉。唐代以后直到清代的建筑,仍用瓦当,但其艺术水平都远远不能与秦汉瓦当相比。由于瓦当上有图饰、文字,所以成为研究手工业、书法、雕塑艺术、装饰纹样和建筑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又是考古工作者判断遗址、墓葬年代的一种重要依据。不少金石家对秦汉瓦当广为搜寻、研究,并出现了一些瓦当拓片集和有关瓦当的专著。瓦当拓片是一种艺术品,它不同于瓦当的母范,也不同于瓦当实物本身,它是用宣纸和墨汁将瓦当的造型传拓而成的,不仅显现了瓦当图饰、文字之美,而且有墨韵之美,是一种独具艺术特质和魅力的艺术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