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99集报热在何处
作者: 王杰峰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大庆   纪念   收藏   周年   五彩缤纷   新中国   展望   报纸   专题  
描述: 展望今年的集报天地,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也是收藏与集报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热年。热在何处?主要有如下四大专题:一是新中国50周年大庆专题。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大庆,举国上下及海外华人等,将举行隆重的纪念和庆祝
中国画家耿起峰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   教学理论   美术学院   大庆市   艺术创作   黑龙江省   美术家   中国美术   美术馆   近二十年  
描述: 号一耕,一九四八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大庆师范美术学院教授。大庆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美术馆特聘画家。多年来从事教学理论的研究与艺术创作,近二十年来专攻工笔人
方大庆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品与质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刀   书画艺术   大庆   专题报道   科技信息   人物画   著名人物   收藏价值   中国书画   古建筑  
描述:大庆,1969年生于浙江东阳,号墨郎。职业画家,擅长人物画、写实、油画、工笔、国画、壁画、古建筑彩绘、修复古字画。1998年应连续剧《小李飞刀》摄制组邀请创作焦恩俊手拿飞刀造型;2007年与著名
自然清新 古意盎然:方大庆国画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彩绘   工笔画   大庆   国画   创作题材   自然美   古建筑   油画   作品欣赏  
描述:大庆,号墨郎,1969年生于浙江东阳。擅长写实油画、国画,壁画,古建筑彩绘以及修复古字画。写实油画主要以风景、人物肖像为创作题材,工笔画是以《三星图》,《天官赐福》为主题的年画。2009年开始创
我的文具盒
作者: 董燕   来源: 少年月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克服困难   硬纸   正方形   文具盒   黑龙江大庆   杆枪   小卧室   大眼睛   油画  
描述: 我有一个白色的普普通通的文具盒。 这个文具盒是以前爸爸画油画时用来装笔的。后来我上了学,爸爸便把它送给了我。算起来,从我上学到现在,这个文具盒已经陪伴我经
浓浓石油情
作者: 王素范   来源: 地火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单位   父亲   六十年代   五彩缤纷   中国石油   荒原   霓虹灯   干打垒   现代化  
描述: ,感慨、喜悦油然而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庆油田还是一片荒原。记得我们家住的就是当年会战初期的干打垒,周围墙体是用土堆积而成。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到他的单位,看见伯伯、叔叔们身穿一身泥黑、油乎乎的道道服,干着很累的活儿,我就对爸爸说,
大庆不朽(组诗)
作者: 迟续   来源: 地火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太阳   大庆   地质锤   额头   墓碑   历史   化石   荒原   雕塑  
描述: ~~
说三道四
作者: 庞壮国   来源: 地火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话   大庆   标志性   人民代表大会   建设   文化城市   邓小平   城市精神   二十年   宋江  
描述: 市话一个城市往往有市徽、市树、市花、市歌、市啥(标志性的雕塑、广场、街道之类),以彪炳这个城市独具丰采的文化个性。我的青年中年壮年以至于老年已经并将继续融化于这个名叫大庆的城市,我自然就时常琢磨
打量盘锦人
作者: 韩小惠   来源: 地火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话   大庆   标志性   人民代表大会   建设   文化城市   邓小平   城市精神   二十年   宋江  
描述: 打量一座城市,首先看什么?无疑,不是它的建筑,不是它的街区,不是它的花草、树木、广场、园林、雕塑、车流……不,不,这些都只是它的面庞和肢体、骨架,而不是它的灵魂.……
新圣女公墓抒怀
作者: 韩福魁   来源: 地火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话   大庆   标志性   人民代表大会   建设   文化城市   邓小平   城市精神   二十年   宋江  
描述: 人活着,固然可以美得惊人.据说,可以达到倾国倾城之美,沉鱼落雁之美,羞花闭月之美,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吟诗作赋,著书立说;多少艺术大师挥毫泼墨,巧同造化,以诗、词、书、画、摄影、音乐、雕塑,包括现代的选美、影视、电脑等诸多媒体、诸多艺术形式表现、塑造、演绎,宣泄乃至神化活人之美.可是,有谁注意到,美,并不仅仅属于活着的人,同样属于死亡后的人.人死后,留在人世间的绝不仅仅是名声、功业、坟冢、墓碑,而是一种沉默之美,冷艳之美,甚至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之美.……
< 1 2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