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叙事策略】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纪录电影的叙事策略与视觉传达原则
-
作者:
赵娟
郑铭磊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传达
叙事策略
纪录电影
-
描述:
纪录电影是与人们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的电影之一,除了单纯地记录和传播科普功能之外,它往往还蕴含着某种社会责任、文明批判、人类理想甚至是对人类的生存预警。其内容取材于现实或真实历史,记录的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状态,同时在叙述中包含了主创人员主观的价值评判标准。文章在厘清纪录电影概念的基础上,从叙事策略和视觉传达原则两方面,分析纪录电影的传播策略,以期对于提升纪录电影的美学价值和市场潜力形成一定的指导意义。
-
如何充实而有光辉——从《血战台儿庄》论徐青峰的叙事策略
-
作者:
郑工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油画艺术
《血战台儿庄》
作品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青铜时代》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描述:
徐青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写实画派成员。作品展览及获奖情况:1994年油画《我静静的喘息》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1996年水彩《青铜时代》获中国首届水彩展银奖。入编《中国美术全集·水彩卷》。1999年水彩《故乡》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1999年油画《天空》荣获中央美术学院第十届助教研修班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
纪录片《山里的日子》的叙事策略
-
作者:
傅芳华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旁白
叙述者
叙事策略
大巴山区
叙述视角
纪录片
叙述方式
情绪化
摄像机
中国农村
-
描述:
在四川省东北部的大巴山区,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这里有一家农户,主人名叫邓友仁,他便是那幅著名油画作品《父亲》原型人物的孙子。 1998年秋至 1999年夏,油画《父亲》的作者、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教授,多次回到大巴山中的双城村。纪录片《山里的日子》,以 5集的篇幅,由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回乡》、《冬闲》、《嫁女》、《农忙》、《收获》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系列,记录了罗中立重返大巴山的经历以及邓友仁一家及其他乡亲们的一段真实的生活。 在艺术作品中,除了要表现作品深厚的思想内涵以外,对艺术的构成方式之关注,往往是决定这部作品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纪录片《山里的日子》之所以取得成功,固然是编导借助现代电视技术对当代农民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生命追求的真实纪录,但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编导在择取题材、组合场面时所采用的叙事策略,是它使这个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牵动人心。 一、 摄像机:冷静客观地叙事 尽管摄像机终究代表了编导的情绪化的视点,但它的性质及其照相式、镜子式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决定着这样的叙事仍然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德国著名的影像理论大师克拉考尔在其经典著作《电影的本性》中...
-
日常生活叙事之美——略论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界定
-
作者:
荒林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叙事之美
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女性主义艺术思潮
-
描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汇入世界女性主义潮流;中国的女性艺术是世界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女性艺术成长事实和世界女性主义潮流趋势两个角度,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界定后发现,从1989年肖鲁的装置艺术《电话厅》呈现两性对话的困境,到2016年姜杰的雕塑《大于一吨半》表达女性对性别体制全方位思考,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思潮,不仅体现了思潮生长脉动,也体现了中国女性经验特征,大批女性艺术家致力重绘日常生活叙事美,创造了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三种日常生活叙事策略,见证了中国日常生活巨变和女性主体成长,并且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