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
Al2O3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超塑性研究
-
作者:
杨斌
张小珍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变机制
Al2O3陶瓷
超塑性
复合材料
-
描述:
陶瓷材料的超塑性是细晶多晶陶瓷在高温下的固有属性。本文提出了陶瓷材料超塑性产生的条件、特征和变形机制。综述了国内外Al2O3陶瓷及其复合材料超塑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今后Al2O3陶瓷材料超塑性研究发展方向。
-
从黄苏子走向虞兮―论封闭女性的失败突围
-
作者:
陈召荣
马丽娜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态
骄傲神话
自救
基本罪恶
-
描述:
通过对黄苏子封闭人格的分析,探讨在男权社会中,黄苏子作为一个备受压抑和诋毁的女性,内化男权意识以至走向毁灭的心理特征。
-
陶瓷坯体增强剂聚丙烯酸钠在艺术瓷成形过程的应用
-
作者:
李家科
周健儿
阎飞
刘欣
张小珍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艺术瓷坯体
聚丙烯酸钠
增强
-
描述: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应用于艺术瓷的坯体中,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对艺术瓷坯体强度、变形率的影响,并对聚丙烯酸钠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可有效地提高艺术瓷坯体的成形
-
瓷砖表面纹理分割的几种算法分析
-
作者:
戴哲敏
冯勋虎
李红勤
谢琥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砖
纹理
直方图
区域分裂合并
分割算法
傅立叶变换
-
描述:
随着瓷砖品种的增多,表面纹理也越来越丰富.分别利用直方图分割算法、区域分裂合并算法以及傅立叶变换法对具有代表性的瓷砖进行了纹理分割,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算法分析.
-
中国古陶瓷碗底足的变迁及其原因
-
作者:
张红梅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足
变迁
古陶瓷碗
原因
-
描述:
碗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底足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碗底足变化的主要特征和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碗底足经历的平底和圈足两大发展阶段,以及推动碗底足发生演变的窑炉技术、装烧方法、成型工艺等制瓷工艺原因和社会经济文化原因。
-
80V,25A高精度稳流电源的研制
-
作者:
王珏
蔡宝龙
顾寒
来源:
电源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稳态
变换器
脉频调制
-
描述:
本文介绍了80V,25A高精度稳流电源的具体性能指标和实现方案,重点讨论了主回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的原理以及关键元器件的设计和选择方法。
-
明万历款青花花篮纹觚
-
作者:
陈春红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斜削
龙泉
整体造型
篮纹
底径
明万历
转变期
石子青
景德镇窑
弦纹
-
描述:
明万历款青花花篮纹觚,现藏湖北省文物总店。此觚属景德镇窑制品。其造型高大,敦实古拙,线条圆浑柔和。整体造型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盘口唇边、束颈,中部球腹,下部简形至下渐广。足际露胎向斜削且微显窑红,平底无釉。颈中部及肩部各饰凸弦纹一周。通高83.3厘米,口径24.8厘米,腹径25.5厘米,底径26厘
-
论油画中边缘线的认识
-
作者:
王圆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暗
视觉感受
画面
透视变形
轮廓形状
边缘线
写生
体结构
形式美感
油画
-
描述:
一、写生油画中边缘线的重要性和不同的两种认识方法在写生油画中边缘线是物体结构透视变形面的穿插、叠压,也是边缘线在画面中一物体区别于另一物体的鲜明标志。正如列宾所说,物体起伏并不像初学者所相信
-
雕塑的中庸之道
-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具像
中庸之道
湖南省
中国艺术史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传统雕塑
中国美术
-
描述:
大约有三种艺术姿态被定格在当代中国艺术史的屏幕上--或是激进的,或是温和的,或是守常的.雷宜锌显然是以温和的身影让人频频顾望和依依回味.在"八方来风"和"四面出击"的文化喧哗中,他以兼收并蓄的气度和能容乃大的心态,既蓄意创新又不失节制,既开拓新境又严守法度,从而保持一种良好的"中庸"姿态.他曾坦诚地说道:"我是一个中庸者.我崇拜菲狄亚斯和米开朗基罗,也敬仰培布斯奈和杜桑."正是在这种不偏不倚的宽阔艺术征途上,他连续两届摘取五年一届的最高权威性展览全国美展的奖牌,并有三件艺术作品被中国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收藏,还三年蝉联湖南省最高文艺奖"五个一工程"优秀文艺作品奖.透过一个又一个艺术奖项和一座又一座雕塑丰碑,我们不难感受到雷宜锌在艺术法式、艺术意趣和艺术方向上的"中庸之道".……
-
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的艺术特征
-
作者:
吴忠
关敏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东钱湖南宋石刻群
意象性
装饰性
写实
-
描述:
优秀的雕塑作品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也是历史上人类文化艺术和智慧的集中表现。东钱湖南宋石刻群是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化考古史中南宋时期的空白。它对于研究南宋汉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发展、墓葬制度、衣冠服饰、雕塑、工艺美术及民俗等都有独特的价值。本文试图就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的艺术特征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