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有理数的连分数展开及其渐近分数的矩阵同步求解方法探讨
作者: 黄顺发   高吉全   胡勇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渐近分数   矩阵行初等变换   连分数  
描述: 用矩阵初等变换的方法可以方便的研究初等数论中的不少问题,文[1]、[2]等分别介绍了它在同余方程、不定方程,最大公约数等方面的应用,本文探讨它在有理数的连分数表示及其渐近分数求法上的应用。
中电电气集团 不懈努力,永恒追求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务网点   电气集团   电力变压器   所有制形式   大型企业集团   产业基地   太阳能光伏   电力电子  
描述: 中电电气集团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形式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迄今已拥有电力变压器、太阳能光伏、电力电子、成套电气四大产业,下辖15家控股、金资子公司,拥有镇江扬中、南京、上海、景德镇四大产业基地,员工6000多人,4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遍布于全国各大城市。
直升机密封铆接技术
作者: 陈先有   黄俊波   来源: 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制造业   交变载荷   制孔   残余压应力   过盈配合   密封铆接   填加   连接技术   孔周   密封胶  
描述: 具有密封性,增加疲劳强度、增加防腐蚀功能的铆接方法。1干涉密封干涉密封铆接是一种过盈配合铆接。这种铆接的原理是:在铆钉与钉杆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涉量,从而在孔周围引起适量的残余压应力场,当铆接接头承受外界交载荷时,该残余压应力场使孔边实际所受的应力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规定与通变——以江西景德镇瑶里镇程氏宗祠为例
作者: 陈东有   曹雪稚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定   中国   建筑文化   通变  
描述: ,采取通变的办法往往可以调和这种冲突。看似伦理让步于风水,但风水最终还是为伦理服务。景德镇市瑶里镇的程氏宗祠的变形处理很能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规定与通变的关系。
溶胶—凝胶法制备A1203纳米粉
作者: 马光华   顾幸勇   李月明   周健儿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米粉   溶胶一凝胶法   制备   氧化铝   相变  
描述: 干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为A100H→ε—A1203→γ—A1203→δ-Al2O3→α-Al2O3,采用电子显微镜和BET比表面积法测量出Al2O3纳米粉的颗粒大小。
窑变青花:传统中绽放的创新之花
作者: 徐才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制作   德化县   清代中期   陶瓷文化   窑变   历史发展脉络   陶瓷业   新石器时代   历史悠久  
描述: 德化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以"瓷"闻名于天下,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瓷都"。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陶瓷制作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德化瓷悠久的历史发展脉络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硬、印纹陶的烧制。商周时期,开始制作原始青瓷。盛唐之后,德化陶瓷业已经相当
从军持造型的演变看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作者: 张亚林   徐艳丽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功能   造型演变   军持  
描述: 每个特定品种的陶瓷造型在陶瓷史上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本文尝试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背景,立足于军持造型的演变过程,对比军持每一时期主体造型及各构件的细微变化,结合具体使用方式分析其变化产生的原因
世界男子体操格局演变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 田蕾蕾   段亮   谢存军   胡金慧   陈滨   来源: 辽宁体育科技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局演变   影响因素   男子体操  
描述: 总结了世界男子体操格局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摸清世界男子体操格局的演变规律,为中国体操的下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实验改进
作者: 叶甘露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感线圈   白炽灯泡   演示实验   《物理》   阻碍作用   交变电流   电容   双刀双掷开关  
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17章"交变电流"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安排了一个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演示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电感线圈和白炽灯泡串联在电路里,利用双刀双掷开关S可以分别把电路接到直流电源或交流电
杜甫律诗对仗联之间的变化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律诗   杜甫   变化   对仗  
描述: 杜甫诗歌之所以能臻于完美的艺术境界,与他坚持创新求变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他善于融汇众长,而又自辟蹊径。他的律诗对仗工稳典丽,但两联之间又充满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整中求变”的艺术匠心。本文从内容、手法、语式等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析
< 1 2 3 ... 60 61 62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