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语言模因与事件域认知模型:以“人肉搜索”事件的语言模因为例
作者: 卢军羽   来源: 现代外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模型   事件域   传播和变异   语言模因  
描述: 本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以"人肉搜索"事件的语言模因为例,详细探讨了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规律及其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是以事件域概念网络为基础,即事件域内要素的替代、连结或整合
STL文件读取显示与操作
作者: 肖任贤   张军舰   冯浩   潘海鹏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坐标变换   三角面片   STL文件  
描述: 以VC++为平台,利用OpenGL图形绘制接口技术,实现STL格式文件的快速读取与显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STL模型的定向定量移动与旋转功能,便于对STL模型进行切片,使施釉机器人的离线编程系统能根据坯体模型生成正确的喷枪轨迹,然后通过实例验证可视化效果。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问题的探讨
作者: 吴火明   张斌   来源: 水能经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响   水文水资源   气候变化  
描述: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经济发展的背后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引发很多不利变化,比如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的威胁。气候的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频繁的洪灾和旱灾等,本文就简单探讨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大变革前的蓄势待发:景德镇陶瓷艺术
作者: 柳慧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视觉图像   艺术风格   江西省   艺术珍品   景德镇陶瓷艺术   陶瓷业   艺术创作   变革   历史悠久  
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在景德镇的千年窑火中产生了无数陶瓷艺术珍品,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从欧美美术史相关文献中可以得出结论:不是中国的文人画,而是景德镇这些陶瓷艺术珍品所包含的视觉图像对欧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
古瓷“诗画配合”形式演变
作者: 汪冲云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瓷画艺术   诗画配合   演变   内涵  
描述: "形式演变历程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提示了文人对瓷画艺术影响的逐步加深、体现出瓷画艺术表达思想内容的加强、反映着时代审美潮流。
解读社会历史批评视野下的《围城》
作者: 胡菁慧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南京大屠杀   艺术作品   人物性格   钱钟书   帝国主义列强   七七事变   历史时期   方鸿渐   活动背景  
描述: 一《围城》写的是1937年7月至1939年末的那段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及其动荡。"七七事变"、"上海失守"、"南京大屠杀"等轮番上演,但作品并未对这一时代环境进行正面描绘。尽管如此,作品中人
浅谈我国陶瓷茶具的发展演变及审美
作者: 邵长宗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   审美   发展演变   陶瓷茶具  
描述: 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陶瓷茶具具有一定的保温性,透气性、光洁易清洗等特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陶瓷茶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审美。
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中浮梁本籍人地位变化概述
作者: 谢家荣   刘海龙   耿佃梅   徐小娇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浮梁本籍人   地位   制瓷业   明清时期  
描述: 清代乾隆年间浮梁知县沈嘉徵作((窑民行>记有景德产佳器,产器不产手.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1]是描述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盛况及从业人员构成的真实写照.明代后期,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空前
谈浅绛彩山水瓷画演变与艺术特色
作者: 谢良华   谢德良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变   浅绛彩   山水瓷画   艺术特色  
描述: 浅绛彩是流行于清末民初的新型釉上彩绘类型,山水是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题材之一。浅绛彩山水瓷画产生于清末同光时期,至民国初期为繁荣时期,其后迅速步入衰退期。浅绛彩山水瓷画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鲜明的个性精神、引入西方油画技法等艺术特色。
做个手艺人:一场从零开始的冒险
作者: 艾菲儿   来源: 妇女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变   浅绛彩   山水瓷画   艺术特色  
描述: 年近30选择辞职,独自一人前往景德镇,胡晏荧离群索居三年时间,研制陶瓷球形关节人偶,从一个陶瓷知识零基础的门外汉,修炼成为新锐的青年陶瓷制作人。 她说:人都很擅长为自己找借口,“条件不允许”是最常见的一个,我不知道别人对条件的标准是什么,但手捧一个大大的“0”去到景德镇的我,也是算不得“有条件”的。
< 1 2 3 ... 36 37 38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