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 条
-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艺术品》一书关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记述
-
作者:
李宏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日用品
秦始皇兵马俑
中国艺术
陶瓷发展史
中国古代陶瓷
装饰艺术
日常生活
陶瓷工人
中国瓷器
-
描述:
当作艺术品对待,即使有也很少。 大英博物馆保存至今的中国古代陶瓷,仅仅是大量成品中很小的一部分,因为绝大多数陶瓷是应用于日常生活,碎了就扔掉了,只有少数几种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其中最为收藏家
-
傅长敏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中国传统绘画
职工大学
陶瓷绘画
创作个性
陶瓷艺术
国画家
山水绘画
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傅长敏陶瓷艺术作品傅长敏,女,1968年8月出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自幼酷爱绘画,受其父——著名国画家、陶瓷美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傅尧笙的艺术熏陶与传援人物、山水绘画和陶瓷美术设计。曾师从中国美术学院孔冲起、卓鹤君等著名国画家,学习中国...
-
论粉彩
-
作者:
蔡毅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晚期
陶瓷装饰
乾隆时期
景德镇
雍正
釉上彩
故宫博物院
康熙
珐琅
粉彩
-
描述:
粉彩作为一种釉上彩的陶瓷装饰品种,出现于清康熙(1662~1722年)中晚期。其创烧的基础主要源自珐琅彩,可算是古代“洋为中用”的产物。在其形成、兴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取代了珐琅彩,被宫廷和民间广泛使用,成为清代瓷器釉上彩装饰的一个重要品类。一“粉彩”一词的出现“粉彩”作为一种陶瓷装饰术语出现较晚,在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寂园叟所著的《陶雅》一书中才有“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
-
魏传义近况: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博物馆
个展
精神状况
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班
中国画
六月份
油画
-
描述:
去年去了台湾访问讲学,今年忙于六月份赴新加坡举办个展。现在精神状况很好,平时画画中国画,油画很少画了。我在四、五十年代就画国画,在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姆油画研究班学习期间,还经常陪导师去博物馆,向他介绍中国画,他很感兴趣。
-
’97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绚丽多彩
-
作者:
邵杰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币
个展
府主
广州人
博览会
文化艺术交流
国际化大都市
艺术精品
艺术品
油画
-
描述:
由广州人民政府主办的’97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将于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举行,这是旨在促进文化艺术交流,繁荣艺术品交易,为把广州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而举办的文化盛事。 本届艺术博览会参展
-
当代雕塑家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方案设计
革命博物馆
美术学院
优秀作品
火车站设计
雕塑家
玻璃钢
《丝绸之路》
城市雕塑
-
描述:
石村,1955年生,陕西勉县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城市雕塑设计硕士,现为该校雕塑系副教授。其作品曾荣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展览优秀作品奖,并多次在省美展获奖。作品《延河畔》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
当代雕塑家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美术学院
文学艺术
云南省
专科学校
雕塑家
学会会员
作品
国际奥委会
艺术学院
-
描述:
宋泊 1911年生 河北省滦南县人 1936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37年因七七事变转入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1939年回艺专雕塑系复学。
-
雕塑新闻动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贝多芬
雕塑作品
博览会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艺术
新闻
中央美术学院
城市雕塑
研究课题
-
描述:
曾竹韶先生雕塑的贝多芬头像在京落成 年届九旬的曾竹韶先生是我国美术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一生钟爱音乐,为了纪念贝多分逝世170周年,特地塑造了一
-
国外博物馆雕塑藏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
意大利
博物馆藏品
雕塑
-
描述:
国外博物馆雕塑藏品
-
美术史论家的自画像——《百美图》选辑(中)
-
作者:
包立民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美术史论
左撇子
颊上三毫
王朝闻
自画像
博士生
双年展
记不起
对记者发表谈话
-
描述:
美术史论家的自画像——《百美图》选辑(中)包立民颊上三毫我认识刘曦林在80年代初,读他的第一篇大作是《艺海春秋——蒋兆和传》。当时我刚从文学圈转向美术圈,正在试着为工笔重彩老画家潘挈兹、刘凌沧撰写回忆录。记得有一篇写刘凌沧的拙作,与他的《蒋兆和传》(...
<
1
2
3
4
5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