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最大规模的“罗丹雕塑回顾展”亮相国博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大规模   《罗丹艺术论》   庆祝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世纪   雕塑艺术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法建交  
描述: 11月27日,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收官之作,“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规模的罗丹艺术展。作为在中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法国19
酒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镇江博物馆藏历代酒器鉴赏(下)
作者: 刘丽文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新石器时期   景德镇   酒令   酒器   镇江市   饮酒   出土   瓷质   酒文化  
描述: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陶质的酒器。夏商周时期,酒承载着诸多重要的社会功用,如用于祭祀、各种庆典仪式等,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酒的记载。秦汉青铜酒器和陶、漆木酒器成为主流,其形制和样式也更趋丰富。魏晋隋唐至宋元时期,精美的瓷质酒器和金银酒器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酒器制作方面更是精工细作,推陈出新,品种最为丰富。除精美的瓷质酒器外,还有金、银、铜、锡、玉、玻璃等,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的时代特征。镇江处于长江与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与全国各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南来北往的物品在此组合、集装、转运全国及世界各地,其中酒器占有一定的数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促进了镇江酒文化的繁荣。本刊上期介绍了镇江出土的从新石器时期到南北朝各时期的精品酒器,本期将继续介绍。
匹配博弈理论及其发展
作者: 李建荣   吴欲波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替代偏好   匹配博弈   稳定匹配  
描述: 匹配是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匹配博弈理论运用博弈理论研究现实双方市场的稳定、及因缺乏稳定而失灵问题。2012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匹配博弈理论的创立者和推广应用者,然而国内对匹配博弈理论的研究几乎空白。鉴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了匹配博弈理论的基本模型和算法,梳理了其应用领域及发展情况,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浅谈刺绣与摄影的渊源
作者: 葛林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绣面   乱针绣   视觉图像   艺术作品   杨守玉   沈寿   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   博览会金奖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摄影是"以光线绘图",刺绣是"以针线绘图"。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艺术家的能力是把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自清末民初,刺绣就受到西洋油画、摄影等美术中光影技法的影响,革新刺绣针法与技艺,创作出了令摄影艺术家折服的刺绣艺术品,并促使摄影艺术家把
金农临《华山庙碑》
作者: 陶元强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碑刻   《礼器碑》   北京故宫博物院   拓本   华山   金农   嘉靖年间  
描述: 石拓本传世,拓本有四种:即宋拓本“长垣本”,后归日本私人所藏;“华阴本”和“四明本”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玲珑山馆本”现藏于香港中文大学。
蓬皮杜梅斯中心,梅斯,法国
作者: 徐知兰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空间   兰克   建筑形态   国家美术馆   毕尔巴鄂   艺术博物馆   蓬皮杜   屋顶结构   hexagonal   古根海姆博物馆  
描述: 开始着手设计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与当今全球艺术博物馆有关的两种现象。第一种趋势即早已广为人知的“毕尔巴鄂效应”,始源于弗兰克·盖里在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1998年建成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当时的设计
对抗现实:与乌尔斯·菲舍尔的对话
作者: 桑德拉·瓦格纳   薛菁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尔   装置艺术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粘土   制作   作品   洛杉矶   雕塑   对话  
描述: 三月的一个下午,为了给中期回顾展做准备,瑞士艺术家乌尔斯·菲舍尔(Urs Fischer)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格芬当代馆制作了一个半身胸像。地板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泥塑,鳄鱼、手、轮船等。这件作品
赤裸的真实
作者: 弗雷德里克·约瑟夫-劳瑞   查尔斯·斯塔基   初枢昊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照相写实主义   剃毛   杜尚   审查制度   博纳尔   躲猫猫   西方艺术史   麦卡锡   翻模   Hauser  
描述: 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近作,激发了关于西方艺术史中,从杜尚时代直至今天涉及裸像、审查制度与"躲猫猫"式阴毛处理法的议题。保罗·麦卡锡有关其模特爱丽斯·波佩斯(Elyse Poppers)的照相写实主义雕塑,在他近期于纽约上城的豪瑟和沃斯(Hauser&Wirth)画廊举办的展览"真人翻模"("Life Cast")中展出,没有阴毛。现在,由于年轻女士中剃毛与脱毛是很流行的时尚,许多观
敏锐的思想——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暨“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综述
作者: 杨重慧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理论研讨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博士生导师   青年学子   中山大学   美术馆   艺术批评  
描述: 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振华教授,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教授。本次青年艺术批评奖征集稿件总数为75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
重温经典:再读博纳尔的绘画艺术
作者: 朱文林   来源: 艺术时尚(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纳尔   特征   启发   绘画艺术  
描述: 皮埃尔·纳尔是纳比画派的代表人,其绘画作品不受写实原则的拘束,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且兼具东西方绘画特色,对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本文将对纳尔绘画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纳尔绘画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与启示,期望为读者提供参考。
< 1 2 3 ... 20 21 22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