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协】搜索到相关结果 531 条
-
吾土吾民 诗性江南 述论“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
-
作者:
萧煌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文化部艺术司
荣誉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馆馆长
吾土
俞晓夫
中国美协
洪凌
-
描述:
2011年11月11日在浙江美术馆举行的"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及研讨会,继续秉持《吾土吾民——系列油画邀请展》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学术评论视野,从文化形成的根源性因素,找寻表现本土情感的作品,不仅关涉到传统家国视野下油画创作的地域属性问题,也牵涉到民族文化身份的判断与建构。通过梳理我们走过的油画创作史,提炼出一种群体意识中存有的个体价值,遵从精
-
韩国参展杂感
-
作者:
任雪梅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集合
协会
韩国文化
艺术家
展览
代表性
雕塑
不同地域
世界
学会
-
描述:
受韩国雕刻家协会的邀请,2011年4月中旬我到韩国首尔参加了第二届"International Sculpture Festa 2012"。此次展览是由韩国雕刻家协会主办方在韩国"艺术的殿堂"举行
-
走近小叶丹:访小叶丹的孙子四川省政协委员果基伍哈
-
作者:
济华
志德
育建
吉明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海
果基
结盟
国民党
刘伯承
彝族人民
纪念馆
四川省
红军长征
政协委员
-
描述:
2011年12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同志的陪同下,我们驱车近100公里,沿着盘山公路弯来绕去,来到了由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题写馆名的"彝海结盟"纪念馆。纪念馆建在半山腰,站在纪念馆前的小广场
-
乌克兰艺术大师油画亮相大剧院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商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赠送
乌克兰
剧院
美术家协会
油画展
艺术大师
无锡
-
描述:
今年是中国与乌克兰友好建交20周年,5月8日,无锡大剧院迎来了一批乌克兰美术家协会的油画大师们。他们为无锡市民带来一场名为“让艺术温暖我们的心灵”乌克兰油画展,并赠送了一幅乌克兰油画给无锡大剧院。
-
只因爱得深沉:记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阎雪君
-
作者:
文刀
来源:
金融博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作家
报告文学
农村信用社
黄土高原
作品
信合
小说启蒙
中国金融
中国农村
-
描述:
雪君出生于晋北阳高县马家皂村,小时候,一本别人扔在厕所当手纸、既没封面也没封底的小说启蒙了他对文学的爱好。刚参加工作时20来岁,凭借《“财神”扶贫不凭钱》获《金融时报》年度报告文学一等奖。32岁时,他的反映中国农村信合事业的第一部小说《原上草》出版,随后的几年里,第二部小说《今年村里唱大戏》,第三部小说《桃花红杏花白》相继出版。如今他正在创作他的第四部小说《生死狂欢》…… “有人说我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厚的大地情结和鲜明的金融特色。我自己这一路行来,靠的是我自己的这颗心。十多年来,我就像个钟摆,一头连着北京,一头牵着家乡,纽带是我对家乡父老和金融事业的热爱,支点是文学。”阎雪君笑着说。 只因爱得深沉 阎雪君办公室书桌的玻璃板下总是压着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刀刻般的皱纹,眼神慈祥充满关切,满嘴掉得只剩一颗老牙却仍在咀嚼着岁月的艰辛,茧裂得缠着白布仍浸渗出血渍的手指,还有那日晒风吹的古铜色肌肤。“每当看到他,我的心都在震颤。我就会想到我的故乡,我的父老乡亲,我的衣食父母。” 生在农村,工作在北京,现在依然以每个月两次“高频”回家乡的阎雪君,对农村那片养育过他的乡土,那片看似贫瘠,却充满丰沛生活张力与纯朴激情的土地有着一种近似于对母亲般的眷恋与热爱。
-
冷军临摹的俄罗斯油画《春潮》
-
作者:
邱晞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美术家协会
俄罗斯
写实主义
《春潮》
临摹
20世纪90年代初
武汉市
-
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冷军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超写实主义油画大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有幸结识了当时还是青年油画家的冷军,并得到了他赠送的一幅临摹的俄罗斯油画。直到2011年春天,冷军又在这幅油画上补签姓名,成就了我一段美好的收藏故事。
-
展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精神
刘大为
学术主持
艺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国际共产主义
当代艺术家
艺术形式
隋建国
中国国家画院
-
描述:
"红色寓言"刘长春油画在绥风艺术馆展出自2005年以来,刘长春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题材的油画作品。作者持严肃的态度,用绘画的形式对国际共产主义题材进行了表现,作品体现出深刻的反思精神。这
-
临花感时:庄子的旱金莲系列油画
-
作者:
屈波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
描述:
庄子是一位少时在藏区生活过的艺术家,从天真的童年光阴到青涩的少年时代,他在藏区度过了长达15年的时光。这段经历,成为他性格与创作中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痕。藏区光阴变化的倏忽、藏区植物疯狂生长的葳蕤,使他恋恋不忘。藏区随处可见的旱金莲,成为他对藏区生活追忆中反复纠缠、挥之不去的部分。对一位艺术家而言,这种纠缠是一种幸运,将纠缠酝酿为头脑中的意象进而发之为艺术的图像,是他进行艺术创作最好的理由。然而,这种纠缠同时也是一种烦恼,因为当他不在彼时彼地而身处另一时空时,作为一种不同时间共存领域的记忆加上异地的经验,将使他的艺术图像成为一种交汇和融合,他必须有所舍弃、有所添加、有所强化、有所减淡。问题是:置身成都的成熟男人庄子,在描绘少年时代屡屡眼见的旱金莲时,该如何取舍?该如何淡化与加强? 旱金莲,亦名金莲、旱荷,虽本是一种原产南美的植物,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却至少已达千年以上。如今生活在成都这个阴晴暧昧的城市里的庄子,回忆起少年时代纯真之眼见到的旱金莲,成熟的心性使他在描绘旱金莲时保持了爽朗大气与细腻敏感之间、当代意识与传统诗情之间的微妙平衡。他的《花间集·问红》系列,在一片不辨花与叶的玫红色中,消褪了金莲花固有色所难免带有的火气与艳丽,同时又表现了金莲花的葱茏与华滋。
-
艳俗花鸟中的都市意味
-
作者:
皮力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
描述: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四川地区的油画就在现当代美术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伤痕”美术到“乡土风格”,到85新潮时期以西南艺术群体为代表的“生命之流”表现主义画风,90年代,四川地区的油画创作开始不仅局限于地域特质,而是将眼光投向全球化和都市化,市场经济和都市进程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看方式,90年代的四川油画更多地从“乡土”转而关心都市,以及都市对人在情感、生存等方面的异化和物化,在风格上则更多地受到波普艺术以及以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为代表的艳俗艺术启发,90年代的视角比起80年代来说更具现代性、开放性,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在整个90年代所集中关注的问题。90年代关注点的转变直接导致了2000年以来四川当代油画的风格多元化时代的来临,除去波普风和艳俗风,卡通元素、抽象等等也加入当代油画的创作脉络。在多元化时代,70年代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突破口从而奠定个人的艺术风格是至关重要的,就像70后艺术家赵弥所说的那样:“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画家处境都比较尴尬,前有60年代周春芽、何多苓这样的‘伤痕一代’,后有创作力更为旺盛的80后一代。”危机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个人风格的形成,由此四川70年代画家发出的声音才能够使更多的人听到。
-
当代艺术投资之道
-
作者:
卜欣
来源:
头等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校长
博士
中国文化研究
香港高校
邓小平
教职员工
政协委员
生物化学
君子
-
描述:
的姿态攀升。以艺术家为例,毛焰《记忆或者舞蹈的黑玫瑰》,布面油画,2007年以1011万元拍出,10年前是1万元;尚扬《黄河船夫》,布面油画,2011年以3162万元成交,10年前是1万2千元;曾梵志
<
1
2
3
...
32
33
34
...
52
53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