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中国古典舞动静并存之美
作者: 白雪峰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价值   意境之美   客观景物   宗白华先生   静美   舞蹈动作   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舞   内在情感   舞蹈本质  
描述: 一、动中有静—静境之美(一)动态舞蹈中的造型之美世间万物一切都是运动的,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但舞蹈本质的运动是鲜明突出的,它似乎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如果说动态是舞蹈的生命,那么赋予它生存价值的就是千千万万个静态造型的积累与积淀。因此舞蹈也可以说是流动的雕塑,流动即运动,雕塑即静止,在每一个简短的舞句与略长的舞段中都是由无数个瞬间的造型连接起来形成的。
一位与生命之火相拥而行的女艺术家:记女雕塑家李金仙
作者: 童焱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俗文化   女艺术家   生命气息   超现实   宗白华先生   闽南地区   审美趣味   生命之火   心在跳动   生命表现  
描述: 李金仙教授是福建省著名的女雕塑家。看她的作品,你会感觉到一股浓郁的生命气息,一种质朴的乡土民俗之情,还有女性特有的审美趣味。生命是艺术家们都乐于去表现的主题。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甚至把它看作是美的内涵。李金仙应该是这个思想的拥趸,由她塑造的人物,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女性,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带有孩童般的稚气。她们的身体造型夸张,体态壮硕,有如孕育生命的健康母体,但是,她们
有我之境中的情感因素:浅谈移情的美感经验
作者: 张逸婧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我之境   鸢飞鱼跃   自然景物   中国古典哲学   宗白华先生   生命情调   《人间词话》   互渗   中国古典美学   心与物  
描述: ,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主观角度出发,将意境划
数字检视与批改:尚未完整的名作
作者: 邓文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   克里姆特   华先生   达利   画中   莫奈   无名女郎   马奈   见惯不惊   波提切利  
描述: 关于视觉数字的研究,邓文华先生执着、认真,并深信它的价值。但阐明它的道理时又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大概他的探索还在完善和进行中。本刊发表的是三部分的最后一部分(2012年第四期第一部分、2013年第四期第二部分),供参考。能否提供一个"数字"法宝,我们拭目以待。
水墨新解--冯林华墨彩陶瓷艺术
作者: 吴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构思   景德镇陶瓷学院   色彩效果   水墨艺术   华先生   墨彩   林华   艺术语言   颜色釉   系列作品  
描述: 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艺术语言形式,自唐代发端后,便一直以其独特的色彩效果和神秘的意境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家与欣赏者。在水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笔"、"墨"二字。从水墨绘画的表现过程看,笔为其筋骨,墨则为其皮肉,简言之,以墨表现出来的艺术结果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究其原因当在于用以绘画的笔是否足够老辣俊逸。再向上追溯,所谓笔为心声,持笔之人的意念实际上是决定"笔墨意趣"的根本所在。在冯林华先生的高温颜色釉"意象墨彩"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
浅析花鸟纹样在古彩装饰中的运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构思   景德镇陶瓷学院   色彩效果   水墨艺术   华先生   墨彩   林华   艺术语言   颜色釉   系列作品  
描述: 浅析花鸟纹样在古彩装饰中的运用
华宜玉先生美术作品赏析
作者: 华宜玉   来源: 风景园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书画艺术   作品赏析   华宜   华先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水彩艺术   绘画创作   油画系  
描述: 华宜玉,女,1922年生于北京。北平艺专油画系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学画渊源自童年时代受家庭影响,比较早地受到传统书画艺术的熏陶,培养了对绘画的兴趣,先后在私人画室学画小写意、山水及工笔花鸟画。幼年时代的国画基础对以后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无形的影响。1952年至2005年,华先生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人才;同时她又是一位勤奋的画家,对人民和山川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教学之余,潜心创作水彩画,她的作品造型严谨,笔法流
浅论书法艺术的民族性
作者: 方磊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方式   创作手段   单体的   美学散步   宗白华先生   中国书法   形质   中说   思想倾向   论书法  
描述: 艺术门类的大多数如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等均是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其结构、形质、创作手段和欣赏方式等也大致相同,不同的只是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而书法艺术是中国、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东亚如日、朝、越、新等国虽也有书法,在事实上只是中国书法的分支和衍流,因为它们都是在中国书法这个母体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那么,为什么世界各民族的写字均没有成为艺术而唯有中国的书法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呢?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一是中国人用的笔”。 现代笼统称为“文字”的汉字,在古代是两回事,单体的字如日、月、山、水、牛、马等称为“文”,多数由“象形”、“指事”而来,“书者如也”,就是说写字就要“如”,即模写出物象的特征以及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称为
捕捉自然与生活最美的瞬间
作者: 赵洪琦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亭雅集   超现实   色彩美   流落他乡   宗白华先生   人格美   工笔花鸟画   悠游自在   云南西双版纳   田间劳作  
描述: "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古贤王羲之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与文友兰亭雅集时留下的诗句。特别强调了艺术求新的重要。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合的是"美"。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求新求美也就成了我工笔花鸟画艺术研习道路上的最高追求。近十余年中,我时常回到故乡湘南,在幼时辅助父亲从事田间劳作的野岑幽溪间流连。我多次返回云南西双版纳,在回味
花果香
作者: 周勇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亭雅集   超现实   色彩美   流落他乡   宗白华先生   人格美   工笔花鸟画   悠游自在   云南西双版纳   田间劳作  
描述: 花果香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