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西古代彩塑艺术特色
作者: 王永先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雕塑艺术   彩塑   塑像   艺术成就   山西古代   世俗化   形体   作品   古代艺术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其中一种,在古代艺术之宫中占有重要地位。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可谓中国彩塑艺术的发端之作,它们造型优美而实用,有人面形象和动物形象,并绘有美丽的图案纹饰。经过夏、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出现了战
中国当代“牡丹王”——画家王道中的工笔牡丹
作者: 王忠瑜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感   花中之王   叶如   中画   枯柴描   级名   师造化   露花   行云流水描   线描  
描述: 牡丹为中国的花中之王,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堪称世界级名花。而当今画牡丹堪称为大家者,当推黑龙江画院画家王道中,人称“牡丹王”。 道中画牡丹何以为绝?绝在他笔精传神,把朵朵牡丹都画活了。他常说:“人有
来稿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羽毛   雷公   融化   中国画   无声   阿里   油画   曾山  
描述: 来稿选登
“全国第一届民族文化风情中国画大展”观后感
作者: 夏硕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社   多民族   民族文化风情   世界文化   少数民族   各民族   中国民俗   中国画   文艺表演   智慧创造  
描述:民族文化。不论是体育竞技或文艺表演,都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又给人以乐观、勇敢、豪迈、淳朴、奔放、智慧与幽默的美感。正在这各民族文化五彩纷呈的大气氛中,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国民族旅游社适时地推出了“全国第一
日用瓷白釉的研究
作者: 柯美云   赵达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制度   乳浊性   方解石   长石   化学组成   热稳定性   日用瓷   合成硅灰石   石灰釉   烟熏  
描述: 1.前言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以玻璃态为主的薄层,其种类很多,日用瓷常用的釉主要有三大类,石灰釉、长石釉、混合釉。石灰釉在南方地区的传统陶瓷釉中很常见,是一种以石灰石为主要熔剂的釉
江西省焦化生产现状与近期工作重点
作者: 朱健崖   潘晚牯   来源: 江西冶金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萍钢   66型焦炉   江西省   粗苯   焦炭质量   工作重点   焦化产品   焦化生产   焦油  
描述: 焦化是冶金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煤化工原料主要来源之一。我省自60年代末以来,先后有萍钢66型焦炉和江新总厂的58型焦炉投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机焦生产能力。“七·五”期间,随冶金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煤气
试论城市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
作者: 刘亦农   来源: 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园林美   园林艺术   城市功能   自然美   园林景观   园林绿化   环境艺术   造型艺术   艺术美  
描述: 的创造性构成的物态,是美与功能的统一,二者的和谐程度是城市环境质量高低的标志。景观优美的城市必然是功能合理,组织得当的高度系统化的城市,而布局混乱、交通繁
“92”·中国水乡风情油画邀请展在苏州举行
作者: 肖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四家   陆探微   倪云林   文化传统   自然景观   江南水乡   地理环境   油画   吴门画派   虞山派  
描述: 江南水乡,风物清嘉秀丽,历代为艺术家所倾慕,同时,具有浓厚的文化传统。在绘画史上早期的陆探微、张僧繇均出生此地。从南朝至清代列入史料的画家共达1200人之多,元代的黄公望、倪云林、王蒙、柯九思、龚开
刘朝晖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劳动人民   宁夏   青年画家   黄土高原   文化宫   作品   乡土气息   美术   油画  
描述: 宁夏青年画家刘朝晖油画展于1992年9月1日至10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他是宁夏第一位进京举办个人画展的画家,共展出了38幅油画作品。画作中浓厚的黄土高原乡土气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31岁的刘朝晖毕业于寄存美术专科学院,
关于《南京大屠杀》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作家   南京大屠杀   深化主题   冯法祀   历史画   观感   1992年   秋作   油画  
描述: 油画《南京大屠杀》(冯法祀、申胜秋作,见本刊1992年第4期彩页)在《20世纪·中国》美展中展出后,作家岳野同志给冯法祀同志的信中谈了观感,涉及革命历史画刻划人物与深化主题的问题,值得参考。经作者同意,特在此原文发表。
< 1 2 3 ... 8 9 10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