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绘画随想
作者: 贾涤非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画   体验   画布   艺术家   绘画艺术   画面   绘画表现   制约   直觉   自然化  
描述: 最末流的画家也懂得绘画与自然的区别;绘画的力量不在于对自然的摹仿,而在于表现。自然和绘画同人们的距离似乎都同样的远,也同样的近。真正感受到它们的美,需要体验。绘画表现的过程是使人精神自然化的途径
中国油画的处境与选择
作者: 詹建俊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油画艺术   大众文化   民族文化   先进文化   西方现代艺术   向西方学习   民族特色   中国油画   观念艺术  
描述: 在21世纪的开始,正好借着中国油画学会成立五周年的机会,邀请全国从事油画工作的朋友们来此聚会,一方面把学会的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听取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主要是想在这个历史进程的重要时刻,请全国的同行们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下有关中国油画今后的发展问题。这里我先作一个个人发言,多是一些感想式的意见,算作是讨论的开始。
《东北艺术群体油画年展》在京展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1年5月   画家群体   经典艺术   活动力   文化艺术   经典文化   人才中心   百家争鸣   文化部   油画  
描述: 2001年5月29日—6月30日《自由·自在·体验——东北艺术群体油画年展》在北京寰宇经典艺术中心展出,此次展览是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辽宁办事处主办,北京寰宇经典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本次活动力图以体验的目光审视人
以人文主义的名义——浙江当代油画
作者: 高天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本体   油画民族化   艺术家   以人为本   具象表现   浙江   人文主义   古典主义   中国油画   代油  
描述: 浙江的油画以其突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如果说中国传统绘画中有“浙派”一说,那么,浙江油画是否也有一个“浙派”呢?也许从“派”的一般意义上说,浙江油画的“浙派”命名会有
胸中自然——张钦若风景油画评析
作者: 钱流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民族化”   未来展望   洋种子   延安鲁艺   历史回眸   中国画   作品   民族艺术   中国油画  
描述: 艺术的风貌、蕴含了东方文化之精神。对中国百年油画的评价可以见仁见智,但这一点是大多数学者、专家的共识。 耕耘者中,有借鉴、有融合、有探索、有创造。在民族化的征途中,有众多的自觉追求者。而张钦若,则属
心向红云意在海——一个解读刘绍昆油画的角度
作者: 刘绍昆   刘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美术   工农兵   北部湾   心向   生存状态   文化冲突   新生代   集体意识   架上绘画   油画  
描述: 用时下油画界的划分法,刘绍昆属第三代画家:下兵团,当知青,闹“文革”,有工农兵生活的体验,靠速写起家搞创作,作品内容外向、倾注于社会,与时下流行于新生代中的所谓关注自我生存状态的美学观大相径庭(起码是崛起于画坛的80年代那会儿)……均是这代人的共同特点。当然,中国架上绘画的魅力和信念在他们的身上也体现得最充分,他们从没想过要破坏传统美术的基本规则。所以,把刘绍昆说成是坚定的架上绘画主义者,也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作者: 京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大会   美术爱好者   出版座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历程   艺术成就   作品   二十世纪   文化部   中国油画  
描述: 2001年9月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油画学会和北京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出版座谈会,向社会各界郑重推荐这
沉静而典雅——陈建中的油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美术教育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艺术   艺术家   青年画家   现代艺术   艺术创作   生命本质   艺术熏陶  
描述: 一位受中国文化艺术熏陶、在中国受美术教育和训练的青年画家,带着对西方文化艺术尤其对巴黎现代艺术的崇拜与憧憬,来到巴黎,要在巴黎艺坛寻一立足之地,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困难!那是1969年,出生于广东龙川的陈建中君刚入而立之年,他在中南美专附中和广州美术学院学习了七年,又在香港生活
合二为一
作者: 克里斯·博依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性   艺术家   青铜铸造   后现代   现代主义   每件事   雕塑家   南方城市   雕刻艺术   传统文化  
描述: 噢!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两方永远不可相遇 我是一个居住在纽约的雕塑家,去年来北京执教首届《雕塑》杂志社主办的青铜铸造研习班,由于比计划早到了几天,我便作为十位评委之一,被邀请参加中国雕刻艺术节。在抵达中国的第一天,我便登上了飞往南方城市惠安的飞机。 惠安是一个让我即惊奇又迷茫的城市。这里的交通看起来杂乱无章,小汽车、卡车、自行车和行人,一群群的以极快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飞奔着。从食物到海关,每件事都是新鲜和不同的。啤酒
我的《孔》与《洞》
作者: 孙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本”   选择的历史   中国艺术   传统中国文化   《洞》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现代主义   150年来  
描述: 2000年12月2日,由艺评家范迪安、殷双喜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办的“孙伟雕塑展200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孙伟三个不同系列的作品,突显了他近十年艺术发展的轨迹。从《躯体系列》、《小角色系列》到《孔·洞系列》,在材料和语言、语言与含义、感觉与理性之间所形成的新的关系,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 孙伟没有停留在现代主义的形式研究层面,而是将个体心理与精神的调整作为自己的形式研究的落脚点,通过朴素的造型与精到的材料处理,达到一种理性的严谨所带来的秩序与心理平衡。 孙伟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与艺术反思获得了今天这种不为潮流所动、比较自由的创作状态,我们有理由对孙伟以及他这一代中青年雕塑艺术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 1 2 3 ... 25 26 27 ...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