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周招标应面向雕塑家等
作者: 景育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语言   语言特征   美术学院   文化认同   艺术理论   历史时期   雕塑家   文化特征   艺术语言   传统雕塑  
描述: 城周招标应面向雕塑家等
融合·创新·升华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继承与创新   艺术家   文化艺术   雕塑理论   雕塑家   东方与西方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艺术魅力   雕刻艺术  
描述: 雕刻产业的振兴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也为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启迪。 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沐浴着这种悠久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其衣食住行无不渗透和体现着这种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哲学、文学以及艺术的不同且又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风格流派,一代代地流传至今,并影响着各个领域,乃
在沃土上耕耘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李林   历史逻辑   文化传统   艺术家   现代性   作品   艺术品格   现代精神   雕塑  
描述: 为自己的作品注入生机活力,追求生命的元气,是李林琢从事壁画雕塑多年来始终追求的目标。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分明看到一种蓬勃的张力,永恒不衰的文化精神,用以表达岁月远去、魂魄长在的浩气。应该指出,李林琢
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作者: 五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公司制   民族文化   现代艺术   陈逸飞   完美结合   生产计划   雕塑   钢结构   制作工艺  
描述: 世纪大道是上海浦东的一条城市轴线大道,在上海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为城市景观道路,交通次干道。世纪大道——21世纪新上海都市同情街,路宽100米,全长5518.79米,始于耸入云霄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途经11个交叉路口,经由宽畅的世纪广场融入浦东世纪公园碧波粼粼的湖水之中,呈现了时间与历史的纵深感。 由法国著名设计师夏邦杰和著名画家陈逸飞提出设想,年轻雕塑家仲松设计,北京中神亚雕塑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大型不锈钢城雕“东方之光”坐落于世纪大道的杨高路
我对亨利·摩尔艺术特色的解读
作者: 钱绍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觉因素   亨利·摩尔   外部空间   原始生命力   墨西哥   空间美感   交互作用   文化积淀   雕塑   艺术特色  
描述: 亨利·摩尔常常强调古墨西哥艺术对自己的影响。玛雅艺术是一种山地人长期生活在相当艰苦的环境中形成的,他们使用的材料是比较粗犷的石头,这就使作品显得坚强、凝重、浑厚、简朴,充满了阳刚之美,甚至带有一点神秘的狞厉之气,这是原始生命力的体现,而这种气质刚好符合亨利·摩尔自己的性格。当然,这时欧洲的艺术界对原始艺术的爱好和追求已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无疑也会影响年轻的亨利·摩尔。他当时认为,雕刻的力度、石头材质感的充分发挥,已无过于古墨西哥艺术了。他于是手模心追,以致早期的雕刻明显具有
什么是观念艺术?
作者: 托尼·戈德弗雷   尹呈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理论   文化价值   观念艺术  
描述: 托尼·戈德弗雷是英国资深的艺术评论家,自1970年开始从事当代艺术的评论,长期为《美国艺术》等艺术刊物写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新形象:八十年代绘画》和《观念艺术》等。本文为《观念艺术》一书的序言部分。
公共艺术和公共精神的超越性
作者: Zhong Song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精神   文化原型   环境雕塑   超越性   景观雕塑   当代性   后现代   现代主义   钢结构   公共艺术  
描述: 题。 《东方之光》采用了中国古代以太阳光线指示时间的日晷为原型,又极具当代性。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原型进行的当代形式改造的公共艺术实践已有好几个方案,比如北京的世纪坛等。当代公共艺术的一个基本课题在经历战后的后现代主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
作者: 翁剑青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21世纪   环境艺术设计   20世纪   现代化和城市化   城市公共艺术   设计方案   公共环境艺术   美术馆   公共艺术设计  
描述: 关根伸夫(现年58岁),系世界知名的日本大型环境艺术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尤其是从70年代中期以来,从事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规划和创作。先后为日本和欧洲等地创作和落成了四百余项环境艺术工程。其人和其作品颇为当代日本、欧美和中国美术界及环境艺术设计界长期关注和好评。在其大量的环境艺术作品中,诸如《相位一大地》(1968),昭和之林纪念塔广场艺术(1979),千代野新町的《谈话广场》(1982),盐滨公寓住宅区的《等待广场》(1982),爱知县江南女子短期大学《空的首饰》广场景观艺术(1989),新泻站前广场的《象征性空间》(1982),世田谷美术馆入口广场的壁泉景观雕刻艺术(1986)和东京都厅前大型水体景观雕塑艺术《水的神殿》(1991)、东京都新宿区《虹的岛影》(1986)等大型公共艺术作品,都给人们留下了独具个性而又亲和美妙的印象,并多次获得艺术大奖。在当代日本和国际艺术界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笔者对关根伸夫进行了一次专程访问,现把部分言谈内容记述如下:
谈环境艺术与现代陶艺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瓷材料   现代陶艺   建筑和环境   艺术家   哲学创造   西班牙   文化艺术   环境艺术   审美价值  
描述: 、科学、哲学创造了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这种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健康的文化环境怎不让以创造、创新为天职的艺术家兴奋不已呢?这种兴奋所带来的是人的创造力的极大解放和艺术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风格层出不穷,甚至等不及
雕塑的城市化
作者: 宫建燕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化推进   公共设施   环境设计   公共雕塑   广场建设   现代城市建设   装饰雕塑   环境艺术   公众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雕塑的城市化推进 当前,雕塑面临着大发展的时机,如何把握这一契机,更快地推动雕塑的发展不仅是雕塑界的任务,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雕塑的城市化是一种趋势。雕塑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因此城市先于
< 1 2 3 ... 23 24 25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