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评《当代中国油画研究》
作者: 徐淮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多元化   当代油画   数字技术   传统绘画艺术   新媒体艺术   中国油画  
描述: 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绘画艺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新媒体艺术依靠数字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它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影响中国油画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王以时在《当代中国油画研究》一书中写道:全球科技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图像与绘画之间的边界,图像与绘画通过科技手段结合起来。通过深
油画民族化的思考——评《油画民族化——董希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 林历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研究   20世纪   油画民族化   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因素   百花齐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   百家争鸣  
描述: 和追求,这些艺术作品往往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理想,在色调和基调上都充斥着强烈的主题思想、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化的迅速变革,中国的油画主题和主旨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内
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过渡性   批评视角   观看   系统   概念化   艺术形式   女性主义  
描述: 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思维轨迹——关于绘画隐秘之魅
作者: 宁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本雅明   平面化   网络技术   参展艺术家   技术方式   构思过程   语言方式   自身情感  
描述: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展览,题名为“与手稿对话—关于绘画隐秘之魅”,包括了一百余幅手稿和油画作品,参展艺术家年龄段跨越了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既有在80年代就早已成名的画家,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人,他们的作品和手稿,将向观众揭示绘画从远古至今仍然魅力无穷的奥秘。在当代艺术领域,电子、影像、数码技术不断催生了新的艺术语言方式,而比起新媒体艺术对高科技的直接运用,绘画艺术更多的是受到这些技术方式所产生的图像的影响,即成为
恶之花
作者: 段君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化艺术   当代   上海美术馆   油画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刘芯涛开启他油画创作生涯的序幕,以黑白灰的色调表现都市荒诞夜景的《溃夜》系列,为艺术界所熟知,长期以来,刘芯涛坚持以日常体验、都市生存、社会变迁等主题作为创作线索。影射今日世界的黯淡,同时也保持着光亮的信心。 刘芯涛近年在深圳、巴黎、北京等地,几次举办个人作品展,本次展览由白盒子艺术馆与艺术家达成共识,根据不同场馆的特点,比如展厅结构、场馆一贯的学术方向,将本次展览的举办视为一次契机,力图对作品在展场中的呈现方式加以改造,而不是把以前展览的作品,机械地放置在不同的场馆里。
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作品   城市环境   公众参与   文化共生   艺术家   雕塑展   公共空间   雕塑艺术  
描述: 2017年6月10日至10月1日,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在德国明斯特举行。明斯特雕塑展始于1977年,每十年举办一次,是举世闻名的当代雕塑艺术大展。明斯特雕塑展将公共空间视为与社会文化共生的特定领域
大汉不夜城的文化研究及其规划思路
作者: 吴旻   来源: 建材与装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南文化   大汉不夜城   项目规划  
描述: 大汉不夜城是淮南地区为实现"五彩淮南"所提出的重点项目。本文首先对大汉不夜城的项目背景进行介绍,然后从历史、商业、思想等多方面对大汉不夜城的历史文化作出研究,结合研究结果,对大汉不夜城的三种规划思路进行分析。
校园雕塑景观的美学文化性
作者: 朱炜   来源: 建材与装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   雕塑景观   美学文化性  
描述: 在高校雕塑景观建设中,校园的美化工作不是简单的叠山造水、栽树种花,而是在美学文化性指导之下的雕塑景观建设。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构建文化、彰显文化的过程。在校园雕塑景观美化工作中,雕塑景观设计者需要精心设计,使雕塑景观变为“文化性符号”,使其彰显超越其本身拙朴形象的深远意境,为校园雕塑景观画龙点睛。
谈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价值——以宝鸡市为例
作者: 王琦丹   来源: 建材与装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审美规律   地域文化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反映出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现状等,为整个城市的构建添枝加叶,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的空间美,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价值品味和精神面貌。本文从研究中国当代城市雕塑
边疆少数民族新村景观规划设计以及文化运用分析
作者: 吴亮   庞磊   董草   谭秀梅   单燕萍   来源: 建材与装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苗族文化   提炼运用   新农村  
描述: 本文对玉水寨景观结构规划为"一环、二带、五心"以及五个植物景观片区,拟定了地域气候适应性强的观赏植物60种;重点研究了苗族文化符号的提炼,如从苗族头饰造型提炼出充满力量的大角寨门,由传统乐器造型
< 1 2 3 ... 21 22 23 ... 237 238 2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