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圆陀角看日出
作者: 清荷铃子   来源: 沙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头翁   文化   形象   收录   酒令   表达   器物纹饰   鸟兽   鸟类   名酒  
描述: 再也不能安静,再也不能 当太阳从爱情的伤口慢慢升起来的时候 我正走向潮湿的灵魂 不可遏止的老虎张着血盆大口 吸着浓重的夜色,及夜色中浓重地叹息 我听到人们突然啊的一声,灵魂像从禁地走出来 被那只老虎驮着奔跑在海浪之上 世界上的爱,都改变了颜色 温暖的丝绸在西方缓缓流动,慢慢地披在我的身上 温暖的爱啊,让我周身颤动 我开始被动地脸红而发烫,像被他刚刚亲吻过 一次,两次,他躺成大海的样子多么宽广 多么辽阔,而此时我心脏像一只金色的苹果 掉落在一个城市斑驳的历史里 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我的身体被老虎的眼睛推向城市潮湿的出口 我那颗想野蛮的心,没来得及抽出刀子 就被它严刑逼供,被逼成为海边特洛伊 成为一尊金色的雕塑
生活的甜头
作者: 续慧颖   陈健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节   生活   糖条   糖汁   传统   白糖   糖果   零食   麦芽糖   易化  
描述: 春节少不了的几种元素,糖便是其中一个。糖象征着甜。就像扯白糖的老师傅说的:糖越扯越白,生活越过越甜。提起零食,以南方来说得数苏州,不但玲珑细致,而且种类花样繁多。从糕点糖果到零嘴果脯都做得精细。春节里的吃食更是不能马虎。江南的扯白糖,是一种传统地道的零食。春节人们都讲究讨个喜头,吃糖是少不了了。家境贫寒
不断探索 愈变愈奇:读谭正的雕塑作品
作者: 李明   谭正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社会经济投入   不断探索   手法   艺术家   个性化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公共艺术  
描述: 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所以,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定如石涛主张的"一知其法,即工于",不断变法国新。但是,作为公共艺术的雕塑由于通常伴随巨大的社会经济投入,作品被赋予了社会政治、文化、宗教
让雕塑站起来
作者: 施晓波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播体操   假山石   中国艺术   手法   现代化进程   中国先锋艺术   雕塑家   作品   展望   内在张力  
描述: 从蛮荒的初民到现代社会,人类历史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雕塑那样生动、强烈地表达人的沉思。尤其是当代中国雕塑家们,正在努力让雕塑不仅在物理上站起来,更在人性精神中站起来。任思鸿《广播体操——伸展运动》任思鸿的作品中总是充满关于肢体的暗喻和影射,以不符合传统的手法创造出看似不着调的作品,往往让人感到费解,又或许他根本
釉面砖的设计在建筑空间中风格化表现:以北京青花瓷地铁站为例
作者: 孙涛   林颖凡   李超   来源: 广西轻工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化   图案纹样   釉面砖   建筑空间  
描述: 釉面砖作为建筑陶瓷的一个主要品种,活跃于建筑空间装饰中。其多变的花色色彩和展示效果,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文章主要针对釉面砖的设计以及如何在现代建筑空间中应用,来表达装饰的现代中式风格——中国风,以北京青花瓷地铁站为实例进行了分析。
反应烧结氮化硅-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氮化机理
作者: 李勇   朱晓燕   王佳平   陈俊红   薛文东   孙加林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氮化反应机理   一氧化硅氮化   反应烧结   氮化硅   碳化硅   直接氮化  
描述: 为分析反应烧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Si3N4-SiC)材料中微观结构和氮化硅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对在隔焰燃气氮化梭式窑中应用反应烧结氮化方法制备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复合材料进行结构研究和热力学
北京重点地铁站将进行艺术化装修 树立首都地铁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轨道交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铁站   形象   首都   艺术化   装修   轨道交通   北京市   公共艺术  
描述: 无论是青花瓷的婉约,还是汉白玉的大气,北京的轨道交通站点开始逐渐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艺术韵味。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由北京市规划委组织研究的轨道交通全网公共艺术规划方案已于近日获专家评审通过,“十二·五”末期,北京市将初步形成轨道交通全网的公共艺术结构体系。
评现代名家与大家·续·丁衍庸
作者: 陈传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派   中国传统文化   香港   中国艺术   广东省   八大山人   中国画   马蒂斯   中原文化   油画  
描述: 丁衍庸的绘画引起我的注意已二十多年了,但我只见过他的画,颇有特色,另外知道他是广东人,后来在香港,其它都不知道了。可见学术界对他的重视不够。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一提起广东绘画,就会想起岭南派,岭南派的画都有岭南味。岭南派的宗旨是"折中中西","有国画的精神气韵,又有西画之科学技法"。岭南派的画自有其独立的特色。但因其有中有西,若仅就中(即传统)而论,总是欠一点正统的味。我想这应该归根于水土。我这十几年,重点研究水土气候对
关于“水墨星期三”
作者: 张璟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创新   上海   艺术   吴冠中   图式系统   城市化进程   中国画   作品   林风眠   传统文人画  
描述: "水墨星期三",是上海一个艺术沙龙的名称。每个星期三,有一批在上海较有名气和成就的,原来画油画、版画和中国画的画家聚在一起,挥洒水墨、喝茶聊艺术、定期做展示,前后已坚持了5年,这恐怕也是都市水墨的特有现象。最近,他们搞了一个座谈,邀请了评论家等嘉宾参加,谈到一些颇有意思的话题。今发表如下,以期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首个枸杞博物馆坐落银川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农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银川市   表现手法   历史文化   宁夏枸杞   建筑面积   历史文献   养生文化  
描述: 我国第一座以枸杞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枸杞馆9月22日在银川市开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杞福馆、文化馆、养生馆及公共服务区,收录了大量有关枸杞的历史文献、文物、图片和雕塑,用现代
< 1 2 3 ... 17 18 19 ... 251 252 2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