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景德镇兆云乔生陶瓷艺术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艺术陶瓷   景德镇   艺术中心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工艺品   经济实体  
描述: 兆云乔生陶瓷艺术中心是由兆云艺术陶瓷制作和乔生图片社陶瓷文化推广相结合而成立的新综合经济实体。中心自成立以来,以挖掘、整理和制作景德镇古陶瓷精仿品,并以推出新一代景德镇
浅析软新闻的“硬化”报道
作者: 陶小利   肖晓署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新闻   软新闻   “硬化”报道  
描述: 随着媒介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报纸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传统的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化。它们深知:谁能争取更多的读者,谁就是这场角逐的获胜者。于是,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通俗化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新闻
《红楼梦》诗词的英译:归化与异化
作者: 童琳玲   程晓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探讨   诗歌   异化   归化  
描述: 翻译要传达三种信息:主题信息,艺术信息和文化信息。《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和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本文以对《红楼梦》诗词的英译,进行两种译本的比较。
红豆杉组织培养中防褐变措施的研究概述
作者: 侯巨梅   叶水英   程仁根   章慧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褐化   红豆杉   措施  
描述: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防止缸豆杉细胞褐变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些借鉴与帮助.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初步研究*
作者: 杨玉璋   张居中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繁昌窑   显微结构   化学组成   青白釉   物相组成  
描述: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与电子探针能谱仪对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的显微结构、物相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的湖北青山窑和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釉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繁昌窑青白瓷釉属于钙系釉中钙釉类型,其瓷釉配方工艺与青山窑与湖田窑相似,应由一种"釉石"加入石灰石及草木灰制成.
论成化斗彩的装饰思维
作者: 宁钢   邱元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化斗彩   装饰   思维  
描述: 以斗彩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为起点,探讨成化斗彩在装饰布局上的特点与思路、装饰题材的取材范围、装饰工艺的特色以及斗彩装饰的风格取向。
潲水油脱色工艺的研究
作者: 章慧芳   钱锦   蔡新安   张宁   张吕珏昕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脱色   氧化   吸附   潲水油  
描述: 以潲水油为原料,研究了先用双氧水氧化,再用酸化谷壳灰与活性炭混合吸附的联合方法对满水油中有色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彰响吸附效果的各种因素.
建窑建盏的造型文化探析
作者: 刘水清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性   造型文化   建窑   建盏  
描述: 饮誉海内外,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曾经是黑建的鼎盛时期,后由于饮茶习惯、审美意识诸多方面的变化影响,逐渐走向衰落,以至停烧。本文通过例子将阐述它蕴含的实用主义、文化性、科学主义及亲和性等特性,使他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来。
一种新颖的蛋白质序列可视化模型
作者: 肖绚   邵世煌   来源: 计算机工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视化   元胞自动机   蛋白质序列  
描述: 利用相似规则、互补规则和分子识别理论建立一种氨基酸数字编码模型用于研究序列特征、功能预测。给出一种新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蛋白质序列图像生成方法,其优点是考虑了氨基酸前后的相互作用,生成的图像与基因序列一一对应,许多隐藏在蛋白质序列中的重要特性通过元胞自动机图可以表现出来。基于蛋白质元胞自动机图所得到的蛋白质伪氨基酸成分,蛋白质亚细胞定位预测成功率可以达到86.4%。
茶文化的传播与饮茶礼仪
作者: 黄玉梅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生大茶树   起源问题   中国西南地区   传播   西双版纳地区   饮茶礼仪   茶文化   茶树原产地  
描述: 一、茶的起源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我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
< 1 2 3 ... 140 141 142 ... 147 148 1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