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美器到美食:詹嘉先生对饮食文化的探索历程
作者: 蔡定益   来源: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饮食器具   陶瓷文化   饮食文化   茶文化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詹嘉先生专注于中国陶瓷文化特别是景德镇陶瓷饮食器具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其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中国陶瓷与世界饮食文化的关系,中国陶瓷与茶文化的关系。詹嘉先生的研究有史料十分丰富、研究方法多样两个鲜明特点,从而能够得出较为新颖的结论,言人之所未言。
“梦林”文化聚集有缘人共筑陶瓷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创业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陶瓷   景德镇   创始人   文化产业发展   聚集   工艺美术大师   国务院  
描述: 最近,在文化艺术界,“福建梦林文化”俨然已成为一个热词,业界朋友都在议论这个项目。关于福建梦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今人最好奇的是“梦林”是怎么来的?原来它是一位享有国务院津贴的工艺美术大师的名字,即来自江西景德镇的罗梦林先生,而他的女儿罗文珠正是梦林文化的联合创始人。
浅谈泥料挤出机的模块化建模
作者: 曹新林   何家波   张柏清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块化建模   泥料   螺杆  
描述: 本文介绍了模块化建模的概念,结合陶瓷泥料的特点,确定双螺杆泥料挤出机螺杆的基本参数,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螺杆的三维几何模型。按照产品模块化建模流程,对泥料挤出机的螺杆进行几何形状和结构参数分析,预测分析模块化建模将为企业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效率。
从文化到文态:互联互通环境下瓷都传播的基本策略
作者: 黄勇   陈邦武   邱婷   徐华松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文态   瓷都   互联互通  
描述: 中国元素,国际表达,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要求;互联互通则使得一切存在形态趋于交融,媒体与本体的分离不复存在,二者均可以具备传播功能。因此,互联互通环境下瓷都形象传播宜采取从文化传播到文态传播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锆纤维
作者: 辛莹   江伟辉   冯果   刘健敏   张权   吴倩   苗立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水解溶胶   可纺性   氧化锆   溶胶   凝胶法   纤维  
描述: 以无水四氯化锆为锆源,乙醇为氧供体,金属钇粉为稳定剂,DBE为溶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NHSG)法制备氧化锆纤维。利用TEM、FE-SEM和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助纺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溶胶可纺性
浅谈浮梁茶业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 姚丹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梁茶业   文化   兴盛   发展  
描述: 浮梁在中国历史上是茶业兴盛之区,也在茶文化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在前人考究的基础上,对浮梁茶业的形成、发展、兴盛,以及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习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江西浮梁茶首登龙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农村百事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梁茶业   文化   兴盛   发展  
描述: 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茶产业博览会近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共有来自国内外69个名茶产区的600多家茶企参展,展品囊括茶品、茶服、茶食等,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和茶文化爱好者
赣东北徽语浮梁三地话的“儿尾”和“儿化”
作者: 付欣晴   胡松柏   来源: 华中学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儿尾”   “儿化”   徽语  
描述: “儿尾”和“儿化”是词根“儿”在语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赣东北浮梁县的经公桥、鹅湖和旧城三地虽属徽语,但在这一语言现象上,却表现出既不同于其他徽语点,也有异于其他方言的特点。本文从语音形式和语义分工两个角度分析了三地话“儿尾”和“儿化”的特点,并探究了其形成原因。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茶文化探究
作者: 张兴梅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性   生态足迹理论   茶文化  
描述: 本文以浮梁县为例,结合生态足迹理论对当地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充分研究了茶文化旅游收入和生态足迹的关系。根据此次研究表明:资源消耗是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耕地、茶等要素对促进浮梁县茶文化健康发展有着较大作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悦的学习
作者: 汪军   来源: 知音励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轻松化   新课标   教学理念  
描述: 想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到语文中寻找美,感受美。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展现美的风采,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悦的学习。
< 1 2 3 ... 11 12 13 ... 238 239 2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