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勒】搜索到相关结果 70 条
-
邮说列宁墓:纪念列宁诞辰140周年
-
作者:
徐金德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齿
苏维埃
纪念
列宁格勒
周年
莫斯科
斯大林
俄罗斯
邮票
苏联解体
-
描述:
列宁出生于1870年4月22日,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与世长辞,享年54岁。1924年1月26日,全联盟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举行追悼会,并根据1月24日俄共(布)中央建议作出决定,在莫斯科红场建造列宁墓,将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出版《列宁全集》,矗立列宁雕塑,
-
祖先们究竟在哪里安息 ?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浮雕效果
黄金
-
描述:
;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画家乔托、波提切利;雕塑家米凯朗琪罗、多纳太罗;建筑大师布鲁内勒斯基;当然还有不仅艺术成就斐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也颇有建树的达芬奇。如此的凿凿之名,自然成就了佛罗伦萨这张闪光的名片,却
-
爱乐兰 绿宝石岛上的绿色国度狂欢曲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浮雕效果
黄金
-
描述:
尔兰的春天档案* 地理描述: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欧洲的要道。 春日时刻:每年2月初入春.4月春季结束 最美印象:魅力无限的绿宝石岛,三叶草开得量美的国度 春天奇景:羹赫陡崖、爱尔兰花园、黑脸白毛羊、被染成绿色的河流 有人说,爱尔兰的颜色就是春天的颜色,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爱尔兰,那么这个字一定是“绿”字。在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上,总是覆盖着苍翠碧绿的林木,高山峡谷一片生机,所有的空间都绿意盎然,所以,人们也喜欢将爱尔兰叫做“绿宝石岛”。 每年2月初,爱尔兰的大地便进入了春季。这个时候,爱尔兰的一切都充满了魅力:漫长的海岸线,绵延的海滩,稀稀落落的房舍,绿草如茵的牧场,悠闲的牛羊……所有的一切都恬静而自然。最让人恍若梦境的是:在碧绿的平原和高地之间,不仅点缀着波光粼粼的湖泊,还有许多野花在遍地开放……关于这些春天的自然景色,爱尔兰大诗人叶芝曾留下过许多著名的诗篇。 在爱尔兰,最长的河流叫做香农河,长约344公里,它是欧洲最美丽的河流之一。春天的香农河充满旖旎,一路划船前行,在春天的阳光下,你可以看见河流、小桥与中世纪风格的建筑相映成趣,还有那畅游在波光粼粼河面上的洁白天鹅,以及空中翱翔的鸽子……它们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浪漫而和谐。 春天里,沿着爱尔兰的高威湾驱车向南,可以到达欧洲最高的悬崖莫赫陡崖。莫赫陡崖屹立在海边,高达200米,峭壁黑乎乎地形成锯齿状,十分险峻。虽然大西洋的狂风巨浪,不停地冲击着它的基底,但它一直屹立不倒,成为海岸上的天然屏障。 在爱尔兰,春天最美丽的山区是威克洛山区,这里不仅有近200年历史的宝尔势格庄园,还有古爱尔兰宗教圣地格兰达洛。实际上,宝尔势格庄园一直被叫做“爱尔兰花园”,庄园里到处布满高大、古老的树木,还有遍地开放的各种鲜花,在花丛中,还矗立着形态各异的雕塑;古爱尔兰宗教圣地格兰达洛,意思是“两湖之间的峡谷”——在春天里,格兰达洛的整个峡谷雾霭缭绕,四周长满各种盎然的绿色植物,而峡谷中间,著名的修道院遗址和园塔静静矗立在阳光下。 春天的爱尔兰也是动物的天堂。海岸上随时活动着各种可爱的乌群;不远的草地上,牛羊在自由自在地休息、吃草。这里其实生活着一种特别的羊-黑脸白毛羊,这种羊身上的毛呈白色,但“黑着脸”,它们惬意地趴在草地上,享受着海风的抚摸和阳光的温暖。 爱尔兰人的国庆节不仅在春天举行,而且也和“绿色”有巨大的关联。每年的3月17日,就是爱尔兰的国庆。在这一天里,河流将会被染成绿色;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将会穿上绿色的衣服:人们佩戴着白花三叶草上街游行、狂欢、聚餐,或者参加教堂活动。人们还会用爱尔兰国旗的颜色(绿黄两色)去装饰房间,并向宾客赠送三叶草饰物等。 白花三叶草为爱尔兰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朵多是白色或奶白色,叶子是3枚平滑的小叶。每逢春季,匍匐生长的白花三叶草会形成绿色的草垫,清新而美丽。据说,在10万株三叶草中,可能会有一株是四叶草(四叶草是三叶草的一种生物变异),因此四叶草被认为是幸运的象征,又被称为“幸运草”。在春天,如果你能找到四叶草,也就意味着幸运将长期伴随着你。
-
澳门气质,四百多年铸就的绅士风度
-
作者:
亦非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浮雕效果
黄金
-
描述:
文 亦非 图 胡文MAK401 如果说人的气质是文化学识和内在修养自然外露的一种个性风格,那么—座城市的气质,则是由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建筑美感固定形成的—种独特魅力。 一座没有气质的城市,即使有再多的高楼大厦,也只能像一个表情僵硬、没有内涵的人一样,很难招人喜欢;一座气质超凡的城市,即使再小,也会让人流连忘返,萦记在心。 色彩纷呈的文化建筑 尽管澳门以博彩为突出特色,但它与世界其他著名博彩城相比,有一种鲜明的区别——数百年来中西文化造就的独特城市气质。 这种气质直接体现于澳门的各种文化建筑上。最明显的莫过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以及随处可见的教堂、庙宇、博物馆和各式老屋。它们与澳门的生态环境和谐相处,或庄严地矗立在山顶、海畔,或温和地静立于大街小巷之间,用不同的面孔见证着澳门的岁月变迁,也用不同的方式记载着澳门人的信仰与追求,更用不同的色彩传达出这座城市的美丽表情。 特区政府总部和陆军俱乐部充满温馨的粉红,商务旅游中心和玫瑰堂暖意融融的鹅黄,民政总署大楼和仁慈堂洁净的乳白,岗顶剧院和龙环葡韵异国情调的青绿,塔石艺文馆和妈阁庙两种文化风格的紫红,西望洋山教堂直刺天空的灰,社会工作局贴近市民的蓝,以及渔人码头的欧风荟萃、各大豪华酒店和其他建筑物的色彩纷呈,不仅美感十足,也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这些建筑,既能使人切身感受到中西合璧的澳门文化风情,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这座小城以怎样的气质,将普通澳门民居全都浸染在这种文化的光辉中。四百多年的人文底蕴 一座城市的气质,注定与其文化传承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判断一座城市的文化特征,常常会联想到它在历史上出现过什么人物,有哪些人文遗产。比如浪漫之都巴黎会让人联想到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奥古斯迪·罗丹、塞尚、莫奈、马蒂斯等巨匠级文学家和艺术家,音乐之都维也纳会让人联想到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大师。 澳门曾是中国近代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桥梁,自然有许多杰出人物成为这座城市永远的记忆: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从这里把科学概念带进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让西方人开始真正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英国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不仅在这里完成了《圣经》的首次中文翻译,还开创了教会办学、医药传教和中文图书机械化印刷的先河;葡萄牙杰出的诗人贾梅士,在这里创作出的不朽诗篇《葡国魂》,被誉为葡萄牙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洋务实业家郑观应,在这里写出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著作《盛世危言》; “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和梁启超,在这里创办了宣传变法维新的《知新报》;一代伟人孙中山,不仅在这里产生了救国抱负,进行早期革命活动,而且将元配夫人和一些至亲安排在这里长期居住…… 这些杰出人物在澳门的时间长短不一,大都将这里作为修心养性之地或暂避时难之所,因此为澳门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人文遗产。他们在这里思考、创作、养精蓄锐、寻求支持,然后用不同的方式继续抒写不同的人生传奇。澳门也诞生了“岭南第一才女”冼玉清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等一些本土文化名人,以及闻名遐迩的其他传奇人物,他们也用各自的方式,为澳门留下了不同的精神财富。 时间让这些人物成为澳门的骄傲。他们的眼光、腌怀、抱负和才智,奠定了澳门气质中最深厚的人文底蕴。时代远去,他们犹在,只是已默默地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集体记忆。 婉约如宋词的城市气质 真正的城市气质,一定与这座城市中大多数人的命运相连,一定能从百姓的市井生活中体现出来。长期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必然会受到这座城市气质的熏陶,反过来又以自己的习惯和素养,成为城市整体气质中的一个分子或细胞。 澳门数百年来华洋杂处的本土文化,已使中西方文化深度融合并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穿行在南欧情调的广场或小巷,还是徜徉在中式风格的街道或市集,人们都很容易发现澳门人的随性和悠然。那是一种让现代人羡慕的慢生活,即使是下午三四点钟,也能看到很多人在街边的茶餐厅里慢悠悠地喝着咖啡或下午茶。一种恬静、安逸的人生在那样平淡的时光中,会让人顷刻间觉得竟如咖啡般醇香。 澳门的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四季不断。“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看到澳门本土文化人的绘画、摄影、动漫、雕塑、陶艺和工艺设计等作品时,当你看到成百上千的秦印、古地契、古钱币、古匾额和留声音响等澳门民间收藏时,当你在各种活动中看到举止优雅的女士和彬彬有礼的先生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座以博彩闻名的小城,原来还是一个“满腹诗书”,极为内秀的地方。 在这里,问路时可以感受到澳门人是世界上最热情、最友善的,乘车时可以感受到澳门的司机是世界上最礼貌、最谦让的;斑驳的古建筑仍从历史中透出淡淡的感伤;随处可见的异国女孩,又给这座小城增添了国际化的美丽与时尚。这里充满浮华与喧嚣,但并不缺少庄重与宁静;这里充满令人想象万千的物质符号,但并不缺少高贵的心灵。 这就是从容、淳朴的澳门人,温和中自有情趣,谦卑中自有追求;这就是美艳中带着神秘的澳门,它以四百多年中西文化铸就的绅士风度,让人感受到婉约如宋词般浅唱、细腻的城市气质。而一种绝代风华,就在这样的气质中若隐若现。
-
土耳其恰塔勒胡由克:男女地位之谜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浮雕效果
黄金
-
描述:
文 美国斯坦福大学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系教授 伊安·霍德尔 1958年,在土耳其中部平原的一座土丘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村落遗址。这个地方名叫恰塔勒胡由克,占地达105万
-
河西直廊上的王朝遗迹
-
作者:
唐荣尧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浮雕效果
黄金
-
描述: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全长约1000公里。河西走廊西连西域,东接中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党项人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将该地区收入版图,从而奠定了西夏帝国的基础。 今天的甘肃张掖市,就位于河西走廊上,市内有一座创建于西夏的寺庙——大佛寺。在整条河西走廊内,大佛寺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寺,也是西夏王朝留给后世的一段鲜活记忆。 从张掖往西约200公里,便到了肃南县,它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这里的文化生活、民俗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西夏风情。 张掖大佛寺,绵延千年的西夏香火 从党项族人占据陕北开始,西夏政权能够在中国的北方雄踞20。多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夺取了丰饶、富庶的河西走廊。 早在西夏建立之前,帝国的奠基人李继迁就充分认识到河西走廊对党项民族的重要性,开始将战略扩张重点锁定在这里。从公元1003年起,经过10年拉锯,党项人终于占领了河西走廊上的重镇——凉州(今甘肃武威),其后党项军队势如破竹,连克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沙州(今甘肃敦煌)三地,将整个河西走廊纳入版图,为西夏王朝的最终建立,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基础。从西夏建国,到1226年成吉思汗攻取河西走廊,这片广袤的土地被西夏统治了近两个世纪。 农牧咸宜、人口众多的河西走廊,既是西夏帝国的天然牧场和粮仓,又是沟通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要道,各种各样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其中,佛教对该地区的影响最为深刻。从11世纪中期开始,河西地区逐渐成为了西夏的佛教盛地。 今天,在河西走廊上找寻王朝遗踪,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内的大佛寺。大佛寺是西夏王朝修建的众多寺院中,迄今仅存的一座。因张掖在古时称为甘州,所以这座寺院也被称为甘州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张掖市区农贸市场后的一条僻静小街里,门楣匾上有著名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亲题的“大佛寺”三个字,找起来很容易。虽然饱经战乱,大佛寺依然保存完整,寺内古木参天,红墙掩映,显出千年古刹的庄严。在整条河西走廊内,大佛寺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寺,也是西夏王朝留下的一段鲜活记忆。 据《甘州府志》记载,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关于寺院的修建,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甘州成为佛教重地后,许多高僧大德到此传法布道。公元1098年,西夏国师嵬咩思能云游至甘州,夜宿城中。半夜,他忽然听到从城西南传来了悦耳的佛曲和颂佛声,于是国师便起身,循着声音寻找。后来,嵬咩思能发现声音竟是从城西南地下传出,他命人挖掘。在距离地表四尺多的地方,人们挖出了一堆金砖玉瓦,金砖玉瓦下面则是一尊精美的卧佛像。国师喜出望外,便募资在此兴建佛寺。 大佛寺的修造得到了西夏皇室的大力支持,不到一年即告完工。在后来,大佛寺又经历朝历代的扩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甘肃三大古寺之一。寺内供奉的那尊卧佛,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是目前研究西夏佛教史和雕塑艺术的珍贵实物。 发现肃南,草原深处的王朝遗民 西夏占领河西走廊后,在其中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而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就成为河西农业的命脉。 今天的甘肃肃南县就恰好地处黑河上游,在西夏时代,如果不能控制肃南,下游的农业开发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对这片区域的控制,必定是西夏经营河西走廊的重点,而肃南在西夏历史上肯定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然而,这些都只是推论,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一切呢? ——答案很快揭晓。 2005年6月,笔者从肃南县文物局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祁连山下的洞窟内发现了一尊长达10米的西夏卧佛,佛像展现了佛祖涅槃前的情景。随后,笔者便将自己探寻的脚步迈向了肃南。 肃南县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草原辽阔。从地理位置看,它东依西夏佛都张掖,南连西夏陪都武威。卧佛的发现,直接证明了这里和西夏的关系。而佛像体型庞大,雕造时肯定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说明当时西夏在这里的统治是很具实力的。 在肃南县民族博物馆,笔者还发现了一个西夏时期的黑釉剔花缸,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精致而漂亮——如果说卧佛见证了当时西夏民众的宗教生活,那么透过这件黑釉剔花缸则可窥见当时社会的富庶、繁华。 那么,当初生活在肃南的西夏人最后去了哪里?是随着西夏统治的削弱后撤回了西夏内地,还是融合进了当地的民族?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开始了在肃南的走访。 梅朵是个生活在肃南草原上的漂亮姑娘,她的身份证上明确无误地写着“裕固族”。早些年,梅朵到过宁夏银川,在一些民族歌厅里演唱民族流行歌曲。在银川,她见到了大量西夏艺术遗存,尤其是那些古老的乐曲,和家乡音乐简直如出一辙。于是,梅朵认为裕固族的歌舞与西夏乐舞一脉相传,那些流传在肃南草原上的艺术,早在西夏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有这样感觉的,不光是梅朵一人。很多当地学者都认为,见证了肃南和西夏密切关系的,不仅有那些出土文物,至今肃南当地的文化生活、民俗风情颇具西夏遗风,这也能说明西夏先民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西夏艺术。谁能否认,那些至今生活在肃南草原上的人们,就不是西夏的后裔呢?
-
梅力更 阴山下的地理奇境和蒙古语诵经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感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浮雕效果
黄金
-
描述:
的花岗岩地貌。梅力更沟分东、西两沟,东沟比较平坦,西沟为高山流泉沟谷,纵深12公里,观赏性较强,巨石从沟谷底部连绵而上,越是往上,岩石就越是洁净、美观,千姿百态,独具艺术造型。 进入西沟1 5
-
15.苏德雕像 两个极权统治的兴亡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统治
苏联
雕像
世博会
西班牙
极权主义
希特勒
德国
雕塑
-
描述:
伴随着"二战"山雨欲来的弥漫硝烟,1937年5月25日开幕的巴黎世博会,注定成为世界历史新的拐点。一个月前,德国法西斯悍然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2000多人罹难;一个多月后,遥远的亚洲,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升级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日的新阶段。遍布世界的战争阴云,遮蔽了和平的前景。与此同时,德国与苏联在这届世博会上上演的极权主义对决,更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1937年巴黎世博会,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场景,高耸的埃菲尔铁塔下,两个国家馆隔着一条大街相对而立:
-
雨(外一首)
-
作者:
杨永平
来源:
云南林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子发芽
龟裂
勒脚
父亲
阳光
季节
泡沫
癫狂
抗旱救灾
尘土
-
描述:
终于下雨了雨水如柱注入山峦深处干渴得冒烟的枯木狂乱地换上五彩的布服
-
世博会,设计潮流的风向标
-
作者:
梁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可持续发展
汉诺威世博会
工业设计师
建筑设计思想
现代设计
设计潮流
文化成就
风向标
设计体现
-
描述:
始于1851年的世博会曾经是现代社会集中展示工业技术成果和国力的方式,至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资讯传播和人员交流的日益发达,世博会不再是世界各国竞赛国力的擂台,而演变成一个大众娱乐时代的主题公园和热闹的嘉年华,然而其通过国家馆展示本国的先进技术和物质文明成就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并未改变。人类的物质文化成就与工业文明的成果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设计体现出来的,因而世博会的历史也成为现代设计发展历史的一个典型的缩影。本期梁梅的文章对作为设计史的世博会历史做了回顾。波特罗是南美哥伦比亚艺术家,也是当代最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之一。以往人们对他的绘画作品较为熟悉,对他在雕塑方面的卓著成就却了解不多。本期郅敏的文章以艺术家的艺术和心理发展历程为线索分析介绍了波特罗的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