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建民山水画艺术辑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染色   形式表现   工笔   山水自然   勾线   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艺术   文人画   刘建民  
描述: 白云乡(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河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唐代大小李将军时期,工笔山水画的形式即已确立起来,但没有达到一个十分耀眼的高度。在宋初三家写意山水的强大态势之下,仅仅处于一个次要的从属地位。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算是工笔山水的一个高峰,而在此后的时期内,文人画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山水画界。不难想象,相对工笔山水的勾线填色,写意山水的挥洒自如更能适合文人画重天真、重心
刘建华:地平线
作者: 林静荣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建华   陶瓷雕塑   中国当代   符号化语言   艺术语境   地平线  
描述: 在充满对现实的介入性和符号化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刘建华正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渐行渐远。这个转变从去年他在北京公社的个展“无题”中已经露出端倪。那些扁平的陶瓷雕塑仅保留了器皿和人的面孔的基本轮廓,让任何想要在其中寻找现实关联的企图都变得枉然。
刘建波红色题材油画作品赏析
作者: 刘建波   来源: 大连干部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赏析   红色题材   刘建   毛泽东   压抑感   邓小平   油画   创作阶段  
描述: 《毛泽东与邓小平》这幅油画的草图创作阶段在元新校长的建议下作了部分修改。比如:书房落地灯的位置在构图中显得有些沉重视觉上有压抑感(如图),经过对画面修改使构图看上去通透了许多。对伟人服装与色彩的把握,元新校长也给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对作品最后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过多和不必要的反复调整……
当代中国文化的审美符号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建平   油画家   企业集团   当代中国文化   艺术家   审美符号   《中国油画》   中国美术馆  
描述: 去年12月14日,由《中国油画》杂志、雅昌企业集团主办,雅昌艺术网承办的《表现与书写·当代油画家九人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展的9位艺术家是王琨、祁海平、邓国源、刘建平、白羽平、张冬峰、孙纲、任传文、李江峰。
刘建民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景德镇   陶艺   中青年   陶瓷艺术   中国书画   美术家   刘建民   珠山   研究所  
描述: 刘建民1973年生于景德镇。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百家主笔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江南陶艺书画院特聘画师,景德镇珠山陶瓷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师,景德镇珠山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珠山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总工艺美术师。
西部气质 意象造型:刘建新油画特质解析
作者: 李开荣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质   油画创作   艺术个性   刘建新  
描述: 刘建新的油画创作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油画最主要的特质是西部气质与意象造型。他以不懈的创造精神,在艺苑中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新疆画坛独树一帜。
心灵的故乡——刘建新油画作品西域风印象
作者: 刘莉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绘画系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教授   师范大学教授   油画作品展   硕士研究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   学会会员   刘建新  
描述: 刘建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学会会员,新疆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美术》油画专刊执行编辑,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绘画系主任。刘建新是新疆师范大学教授,也是当代知名油画家。刘建新油画作品展现的内容有边疆的自然风物、风土人情和维吾尔人形象。由景及人,他在写实的基础上造境,不仅展示了维吾尔人民的生活和忧郁的气质,达到了"气韵生动"的
左起第一……
作者: 刘建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建平   神性论   我一   历史感   我自己   凭什么   自我感觉   聂荣臻   军用产品   夜巡  
描述: 最近,在发送写生画展那几对人像的图片时,为了方便编辑辨别,我把题目写成《京郊左一》和《京郊左二》或者右一右二等等,其实就是把我自己觉得合适放在一起的几对颜色和形象放在一起,不至于错乱,于画册有利,也于展览有利。还有利于编辑同志的辨别和组织,并且能够尽量简捷地交换意见。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辨别一幅群像合影中或甲或乙的那种方法,前排左起第一或者其他种种,在我们还不识得几个字的幼年,就跟随着这种方法辨认人物、琢磨人物。其中有时,也会有些片段的思想,比如那些比较伟大的人物为什么不一定老在中间——按照我们传统的全家福,长辈总是坐在中间的,又有左手右手等
赤烈如火:刘建新的地缘色系探索
作者: 尚辉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吐峪沟   油画艺术   光色   甜蜜的季节   色系   大野   刘建新   中国油画  
描述: 到过新疆的人,可能都会对火焰山、吐峪沟、交河故城有至深的印象。印象之强烈,以至于若干年过去,留存在脑海里的依然是照耀在那些山峦土冈上的一片赤烈如火的阳光。对于那片毫无遮蔽、赤裸暴露的疆土,阳光的直射让这里似乎比任何地方都会让人感受到气温蹿升的灼热,身体对于阳光的感应也几乎成为对于高温的体验。感受新疆,就是感受那种炽热如火却又能使人觉察到一丝爽风的阳光,而如果描绘新疆的油画不能表现这片疆域阳光的色温,那或许也就没有抓住这片荒漠大野的色彩灵魂。
刘建华展现漂浮风景中的虚幻美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幻   漂浮   刘建华   艺术馆   美学   城市风景   展厅   观念艺术  
描述: 8月27日刘建华的个展"漂浮的风景"在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举行。20多年来,刘建华以雕塑和装置的方式进行着观念艺术的实验。"漂浮的风景"呈现的是一个繁华美丽的都市梦,占据展厅大部分面积的陶瓷城市风景《日常·易碎——浦江两岸》,是刘建华为此次展览特地创作的作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