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切口】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2种缝合方式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临床效果观察
-
作者:
周文英
来源:
医学信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缝合方式
首次剖宫产
临床应用效果
术后切口愈合
-
描述:
目的 探析两种缝合方式在首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首次剖宫产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
-
术中胃镜定位胃底巨大溃疡一例
-
作者:
黄德平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侧胸腹联合切口
巨大溃疡
穿透性溃疡
脾切除术
胃结肠韧带
术中胃镜
胃镜检查
胃底贲门癌
胃大部切除
十二指肠病变
-
描述:
术中胃镜定位胃底巨大溃疡一例黄德平患者男,28岁,主诉左上腹及剑突下间歇性疼痛4年余,伴恶心呕吐及反酸。近来上腹疼痛频繁发作,且较剧烈,伴食欲减退,消瘦,未见呕血及黑便。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剑突下正中偏左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B超:肝胆正...
-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532例分析
-
作者:
刘顺华
来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宫下段
剖宫产术
单层缝合
横切口
-
描述: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532例分析333000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刘顺华我院自1986年7月至1994年3月,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1532例,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一)年龄: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2岁。(二)...
-
献爱心 三代四人齐复明
-
作者:
骆建梁
来源:
中国残疾人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声乳化
浙江省
小切口
手术
科技进步
复明
眼科中心
永嘉县
眼科专家
先天性白内障
-
描述:
上午,姚克教授亲自主刀,运用他发明的曾获得1999年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超声乳化小切口摘除白内障技术为朱清浩一家三代四人做了手术,手术做得很顺利。晚上,躺在病床上的朱清浩辗转难眠。由于家庭遗传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白内障,自从出生以来,五彩斑斓的世界对他来说,犹如白茫茫的一片浓雾。他还一直
-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假性动脉瘤误诊一例
-
作者:
吴群英
薛勤
黄祥忠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宫下段切口
孕足月
剖宫产术后
剖宫产分娩
术后恢复
误诊
阴道大量流血
假性动脉瘤
-
描述:
mm Hg,急诊行彩超检查示:子宫内膜厚0.8 cm,双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处见一大小约1.4 cm×1.1 cm囊性包块,内呈五彩镶嵌血流信号,见图1~3.提示:子宫假性动脉瘤.立即行盆腔血管造影证实为左侧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同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停止.
-
阑尾切除术不缝合腹膜预防切口感染的经验
-
作者:
张立生
贾秀荣
来源: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切口感染
经验
伤口感染
麦氏切口
预防
不缝合腹膜
阑尾切除术
-
描述:
我院自1998年7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常规不缝合腹膜。以预防伤口感染,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抗菌薇乔线及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
作者:
杨余沙
李景苏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切口感染
负压引流
抗菌薇乔线
阑尾炎
-
描述:
目的探讨抗菌薇乔线以及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用于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阑尾切除术患者5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6例,观察组27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放置负压引流;观察组患者
-
Marcus-Gunn氏综合征一例
-
作者:
辛东光
程玲
来源:
眼科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综合征
病例报告
正中切口
骨膜
下颌
遗传倾向
瞬目
眶上缘
左眼
-
描述:
Marcus-Gunn氏综合征又名下颌瞬目综合征,为一罕见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我国先后有罗文彬、罗正客、赵定铭等同志报导。我院于1981年经治一例,特报告于下:
-
皮鞋流行式样图谱及工艺简介
-
作者:
陈益文
来源:
四川皮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定套
切口
工艺简介
后帮
装饰
软面革
前帮
缝线
镶接
扣件
-
描述:
1—1 男鞋,适合中老青年穿用的便庄,绒面或软面革,前帮另加“舌盖”接缝隐于套条下,后帮趺背处装暗松紧于“舌盖”下,趺背皮条对缝成细梗条,安装饰扣件固定套绕如图。2—1 沿口,外怀三条花条皮,缝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