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出产】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汉末三国神兽镜探述
-
作者:
孙黎生
来源:
武汉文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
出产地域
神兽镜
-
描述:
青铜神兽镜大规模的使用是从东汉中晚期开始的,其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神兽镜主体纹饰多以浅浮雕、高浮雕和画像的神兽、仙人、历史人物故事为主,周刻铭文。从出土地域范围来看,此类镜种汉末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两广等南方地区。到三国时期,神兽镜尤以会稽、吴郡、武昌(今鄂州)、湖南、广汉等地出土数量最多,质量较优,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地区较为稳定的社会商品经济、发达的青铜铸造业、优秀的铸镜人才因素有关外,神兽镜流行于此,和当时这些地区的道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郴州汝城“哥釉瓷”辨正
-
作者:
池福民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景德镇
文化层
哥窑
出产
郴州汝城
釉瓷
美感
瓷器
汝城县
-
描述:
汝城县为郴州市所辖区县之一,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界,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美誉。自东晋置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城却出产"哥釉瓷",它那纵横交错的"冰裂纹"和古朴器形、莹润釉质都具有独特的美
-
“瓷博会能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本刊专访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陶瓷
陶艺家
金意陶
经济重镇
江西经济
瓷都
展出产品
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战略构想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千年以前,景德镇就因瓷而赫赫有名,享誉了世界;也因瓷而缘,富足了这方土地的百姓。"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这正是景德镇辉煌历史的真实写照。
-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
作者:
吕成龙
来源:
流行歌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烧制
官窑
清代
收藏
地位
出产
纹饰
制作工艺
-
描述: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钻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
-
时代的影像 人性的图解:李超当代陶瓷评述
-
作者:
唐珂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烧制
官窑
清代
收藏
地位
出产
纹饰
制作工艺
-
描述:
在过去的十多年,景德镇涌现出一大批从事现当代陶瓷创作的艺术家,但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名为“现代”或“当代”,依然有着浓厚的历史痕迹,其风格要么承继传统的遗绪,在千年的文明积淀中钩沉寻觅;要么寻求技法的更新,丰富陶瓷画语的表现形式。这些或浑穆厚重或富丽典雅的作品所表现的多是恬淡的心境,传递出的是作者安逸的矫情,由于其所表现的对象多与作者内在的生命意识没有太多的联系,整体画风因而显得苍白空洞,那种能够展现时代精神、触及人类灵魂及透视人文关怀的作品,在当前是少之又少。
-
论广彩繁荣的历史意义
-
作者:
高伟利
徐中锋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烧制
官窑
清代
收藏
地位
出产
纹饰
制作工艺
-
描述:
自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之后,广州的行会组织与国外贸易机构相继产生。作为海外贸易的大宗,外销瓷从零散外销到集中定制,市场行情发生了质的变牝。整体市场的繁荣既源于海外市场的深层、大量需求,海外贸易从此走向极度繁荣。广彩应运而生、独树一帜,融合景德镇白瓷、优秀画工、传统广州五彩及江西粉彩技艺、外商指导、西洋图案、高端定制等多项长处,华美而富于变化,是迎合欧洲高端市场需求的产品,见证了外销瓷从各窑口本土风格一大量吸收西洋风格——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的变化过程,成就了海外贸易中的巅峰之作。
-
一个粗瓷碗能传几代人
-
作者:
一凡
来源:
文史博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地方
专用工具
出产
瓷蓝
历史上
歇后语
江西
瓷器
金刚钻
-
描述:
过去,生活艰辛,一般人家是拿不出十个以上碗的。锅通了,补;碗破了,也补。一个粗瓷蓝边碗补了又补,往往能传几代人。历史上,江西景德镇是出产瓷器的地方,因而,许多挑着工具担子餐风露宿走村串户,
-
《金瓶梅》“勉铃”释
-
作者:
吴晓铃
来源:
文献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话
李瓶儿
广东
借力
出产
应伯爵
东西
袖子
西门庆
潘金莲
-
描述:
)认了半日,竟不知甚么东西。后有赞说:原是番兵出产,逢人荐转在京。身躯瘦小内玲珑,得人轻借力,展转作蝉鸣。解使佳人心胆(疑胆字当作惮字),惯能助肾威风。号称金面勇先锋。战降功第一,扬名勉子铃。下面接续
-
郑单14不同施肥方法对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
作者:
叶根风
董文忠
季茂荣
袁德明
黄仨仨
来源:
杭州农业科技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性状
增产潜力
千粒重
村组织
处理
施氮比例
施肥方法
适应性
不同时间
出产量
-
描述:
郑单14自1997年引入我市试种三年来,表现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等特点,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我市的主栽品种之一。为进一步挖掘郑单14增产潜力,99年我们在虹桥村组织开展了郑单14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