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形式与内容的双重身份——谈当代艺术中材料的作用
作者: 刘悦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悠然见南山   女艺术家   超现实   采菊东篱下   再现形象   杜尚   历史叙事   画中   《向日葵》  
描述: "材料的介入"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在装置、雕塑、绘画艺术中,这个特征最为明显。既然材料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是否可以把材料作为解读当代艺术的角度之一,它是否可以提供一个由表及里解读当代艺术的入口?一现代主义之前的绘画多是为文学历史叙事服务的。绘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意图是以画中再现形象为中介进行表达的。随着现代艺术发展,抽象主义绘画出现,摆脱了再现形象的束缚。"砍掉那个中介会给艺术家带来创作的自由。艺术家可以把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融入到二维或者三维的作品中去。现代抽象艺术不再需要文学性的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浅议祁海平绘画作品
作者: 王思雯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悠然见南山   女艺术家   超现实   采菊东篱下   再现形象   杜尚   历史叙事   画中   《向日葵》  
描述: 祁海平教授的作品更具个人风格,他从不受时尚、思潮影响,无论是政治的、前卫的、观念的、波普的、商业的,对他都没有任何干扰。他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认识出发,听从自己的内心,所以他的创作不受外在影响,但这不代表他的创作是完全封闭式的,他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对社会现状做出自己的判断,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音美之极为无声,象美之至为无形”,祁海平教授的作品不仅蕴含了东方哲学思想与文化,同时我们还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他将中国绘画、书法的意境美融入油画创作之中,使广大观者从中感受他所带来的无形之美。
瞬间的永恒——浅谈郑金岩的人物创作
作者: 张筱曜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悠然见南山   女艺术家   超现实   采菊东篱下   再现形象   杜尚   历史叙事   画中   《向日葵》  
描述: 自古中国追求的表现形式是在自身之内的,个人的语言符号并非刻意塑造的,郑金岩所追求的简约、空灵、淡远而又深邃的艺术境界源自于继承传统血脉的自我内省,他通过将中国传统精神气质和油画特性融合于一体实现了对艺术精神的追问。郑金岩的艺术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他通过当代人与古代人情感的共鸣将传统和现代贯通起来,呈现出对当代精神的拷问,在现实与虚无之中,追忆过去,反省当下,定格永恒。
王国俊:稍纵即逝的结构
作者: R.A.苏里   刘惠芳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悠然见南山   女艺术家   超现实   采菊东篱下   再现形象   杜尚   历史叙事   画中   《向日葵》  
描述: 该文是加拿大评论家R.A.Suri,在观察了王国俊一系列由影像和画作构成的观念艺术作品之后,英文写作翻译而来。作者认为王国俊的创作理念在于坚持对结构性的理解——其本质乃稍纵即逝——的潜力与持续性作进一步沉思。这样一种流动性的结构,能更加恰当地描述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活动,不论是以油画颜料、数位还是影片的语言,都是一种对于物质本身的反转表达。非静态的视觉平面元素刻画出漂流的、浮动的形象,指向一个被悬置的生命。无需强调光学的暗示,客体对象可被构想,我们见证并看到,无需其他的感官能力。我们从他的影像创作所体验到的形态模拟,导致了对规则的抛弃。如作者所言,王国俊是位敏感且投入的评论者,他将自己目睹的主要结果和社会的断裂结合在一起,使得个人诗性的解放与创作者充满生动想象力的诗艺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论写实绘画再现形象意义*
作者: 黄镇南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现形象   意义   写实绘画  
描述: 中国油画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下自在地走过了三十多年,本土油画家受到了观念洗礼,将西方风格流派从样式到理念轮番演绎。虽然在创作中融入了些现代意识元素,但由于文化的缺失、品位的流俗,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作品,虽貌似在"创新"的意识下创作,但仍未见多少实际意义上的新作。本文以西方写实绘画中再现形象意义为线索,分析探寻中国油画取向,寻求中国当代学院油画教学的基础。从而期盼中国油画能在向西方借鉴的百年之后,创造出以西方油画形式表达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当代油画,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提升油画品格。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