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具】搜索到相关结果 294 条
-
金秋似锦
-
作者:
李书成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罗尔
八十年代
隐性
彩色
艺术
凡·高
画布
色彩
油彩
-
描述:
金秋似锦
-
唐三彩鉴定新探
-
作者:
李国强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色
釉彩
人物俑
文官俑
镇墓兽
胎质
专业研究者
黄堡窑
生活用具
剥釉
-
描述: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唐朝
-
大师海报米兰国际家具展的55张面孔
-
作者:
柚子
Salonedel Mobile Shanghai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展览中心
米兰
海报
中国市场
意大利
国际家具展
展览会
室内设计
-
描述:
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将于2016年11月19-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56家意大利顶级家具与室内设计品牌首次集体亮相中国市场。米兰·上海双城之约,正在开启。55年的Salone del
-
从雍正时期粉彩外销与欧洲自制瓷质茶具的差异看粉彩外销瓷的审美价值
-
作者:
张思桐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彩外销瓷
茶具
欧洲自制瓷
审美价值
差异
-
描述:
粉彩外销瓷是中国外销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据着突出地位,也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瓷质茶具是中国和欧洲瓷器生产的一大种类,本文通过比较雍正时期粉彩外销瓷质茶具与欧洲自制
-
假面遗珍——池州市博物馆藏清代傩面具艺术赏析
-
作者:
张邦启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艺术
面具
傩
馆藏
-
描述:
戴面具表演是傩剧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剧种最明显的区分标志,而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27枚,采取平雕、线雕、透雕、镂空、浅浮雕等传统技法,运用柳木
-
手工意味在陶瓷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余斌
蔡锐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应用研究
手工意味
陶瓷茶具
-
描述: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众化到大众化,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茶具逐渐走向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规模化必然使茶具弱化了过去手工生产
-
吕歌高温色釉瓷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应用研究
手工意味
陶瓷茶具
-
描述:
江西省工艺美术家,江西省高级技师(一级),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景德镇珠山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创作青花和高温颜色与新粉彩结合的山水画,个性化的创作和独特的绘画风格。曾被央视《发现中国》所报道,青花山水幽淡明润,如诗如梦,高温色釉山水设色秀雅,亲近与融合,品味高雅相得益彰,并赢得广泛艺术爱好者的赞美。
-
传统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审美设计研究
-
作者:
郑铭磊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设计
审美
传统文化
-
描述:
,就得使用特质的茶器具。茶具是一种集功能,工技,艺术于一身的物质承载体。本文,笔者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茶的关系,茶具的艺术设计,对茶具设计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致力于做出依托中国传统茶文化,扎根民族土壤中的运用现代技术制作理念和工具设计的特色茶具。
-
禅宗文化对当代茶器具设计的影响
-
作者:
陆小泥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宗文化
茶花文化
茶具设计
-
描述:
禅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且唐代、宋代逐渐吸收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最终实现了完美蜕变,形成了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同时,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学、建筑、生活等各个方面。茶文化是我国独有
-
现代茶具造型创新性设计探究
-
作者:
郑铭磊
来源:
福建茶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设计
创新
-
描述:
,并探讨如何结合时代的特色让茶具更具魅力。并且分别从茶具的起源与发展、茶具设计的重要元素、茶具的创新性设计和未来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
<
1
2
3
...
7
8
9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