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元】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6 条
-
马未都谈瓷之纹 天时人事日相催:人物纹(下)
-
作者:
马未都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朱元璋
人物故事
仕女
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作品
青花
康熙时期
瓷器
-
描述: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大胆地在陶瓷上绘有纹饰了,这是一种充满期冀和自信的内心表达。尽管这种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其他因素制约,但它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陶瓷装饰中,纹饰可以直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它可深可浅,可含蓄可直白,可信马由缰,亦可墨守成规。我们的祖先极喜具象表达。宋代以降,世俗化倾向的纹饰逐渐形成风尚,至明清成为陶瓷装饰的主流。陶瓷作为物证,是中华文化的宝典,纹饰这一章节所包含的内容丰富翔实,实际上也是解读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最好资料,今天读来,可以辅助我们了解历史。
-
熠熠窑辉 浅论祭红釉的工艺及特征
-
作者:
樊友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烧成条件
高温
祭红釉
景德镇
烧制工艺
宋元时期
氧化铜
铜红釉
着色剂
-
描述:
在我国陶瓷史上,用铜作为着色剂来装饰陶瓷器物的工艺由来已久。铜红釉泛指以铜为着色剂,配成釉料后经过烧成后而呈现出各种红色色调的色釉总称,其种类有:钧红、祭红、郎窑红、釉里红等。宋元时期,人们就已经
-
元代高足杯中折射出来的草原文化和农耕文明
-
作者:
刘金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景德镇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泉窑
农耕文明
元代瓷器
蒙古族
游牧民族
成型工艺
釉里红
-
描述:
一、高足杯的创烧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①、半坡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其中黑陶高足杯是目前已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高足杯,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高足杯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礼记》载"执觞觚杯豆而不醉"③,这说明觞、觚、杯、豆
-
《昌南诗画》隆重面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文并茂
白居易
景德镇
历史名人
陶瓷文化
柳宗元
工艺美术大师
乾隆皇帝
-
描述:
、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佛印、苏东坡、岳飞、汤显祖、乾隆皇帝、唐英、董必武、田汉、郭沫若等。图文并茂,使读者能“读其诗、观其图、释其义、知其史”。
-
对我国生活陶艺创新性设计的思考
-
作者:
何科丁
刘芳
饶媛媛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性
元素
生活陶艺
-
描述:
,总结出构成创新性设计的几个主要元素,并针对具体元素进行思考和解析,冀能为推进我国生活陶艺的发展寻求一个更有效的途径.
-
景德镇市望龙陶瓷艺术研究院(1)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性
元素
生活陶艺
-
描述:
景德镇市望龙陶瓷艺术研究院(1)
-
景德镇市举行2006瓷博会新闻发布会
-
作者:
吴海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元青花
日至
国内外参展商
深圳高交会
中国景德镇
艺术瓷
陶艺家
瓷都
日用瓷
-
描述:
景德镇市举行2006瓷博会新闻发布会
-
金元时期磁州窑书法装饰艺术的成因分析
-
作者:
姚颖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自然天成
磁州窑
书法
陶瓷绘画
装饰艺术
成因
金元时期
-
描述:
宋、金、元是中国陶瓷绘画大规模出现的时期,大多宋代的瓷器自然天成,追求有色美,而元代的瓷器书画追求的是张扬之美.元代的瓷器生产,素有北有彭城,南有景德之称,而书法的装饰性更是广泛地出现在占据半边天的北方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出现在磁州窑陶瓷装饰中,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
民族审美情趣与青花陶瓷创作
-
作者:
彭怀松
王茜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青花瓷
元青花
民族审美
陶瓷
明万历
故宫博物院
审美情趣
造型
创作
-
描述:
美的东西是人们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因为从中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而被追求的东西常常有一种魅力或神奇、或美妙、或神秘。青花瓷以其非凡的技艺赋于泥土,在火的艺术中升华,产生神奇般的美妙绝伦的画
-
古今陶瓷婴戏纹饰浅议
-
作者:
何中锋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磁州窑
纹饰
景德镇窑
长沙窑
宋元时期
装饰方法
耀州窑
-
描述:
婴戏纹饰指描写儿童嬉戏、玩耍的画面,又称婴戏图或耍娃娃,是瓷器装饰中人物类的传统题材。始见于晚唐长沙窑所绘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经宋元时期磁州窑、耀州窑、定窑、介休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发展。明清两代婴戏纹饰在瓷器装饰中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