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古韵磬音之宋词元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词元曲   苏宁   陶瓷   手机   景德镇市   地址   古韵  
描述: 古韵磬音之宋词元曲
从瓷瓶《鬼谷下山》看元代的青花艺术
作者: 惠化广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良传统   青花瓷器   文化交流   艺术风格   元代   艺术品   历史背景   元青花瓷   下山   中国瓷器  
描述: 元青花继承了唐宋制瓷工艺的优良传统,其艺术风格是在多种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其造型装饰都与前代不同。元代的青花瓷,白地蓝花显得明丽洁净,清新素雅,为中国瓷器又添新秀,给世界带来惊喜
试论青花瓷绘的发展
作者: 夏明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青花瓷   青花分水   陶瓷   装饰绘画   钴元素   工艺特征   形式美感   发展   突破传统  
描述: 青花瓷绘是陶瓷装饰绘画的一种形式。由于画料中含有钴元素,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和罩在其上的青白釉产生反应呈蓝色,故叫青花。其蓝色和釉的白色相间对比格外清新淡雅、赏心悦
提出“毛瓷”醴陵烧制的第一人:萧根如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现状分析   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   教师   实施现状   文本解读   元解读   引导学生   课堂阅读教学  
描述: 人们通常所说的"毛瓷"其实是"毛主席用瓷"的简称。如果我们从这一层面来理解"毛瓷"这一概念的话,那么它既可属于中国制瓷工艺的意义范畴,也是对毛泽东晚年生活用瓷的统称。因此,狭义上的"毛瓷"可以仅指20世纪70年代湖南醴陵和景德镇为毛泽东生产的釉下五彩薄胎生活用瓷;而广义上的"毛瓷"则可泛指建国后毛泽东使用过的所有日用瓷器。
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 陆军   蔡秀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当代中国   人物画   水墨   创新  
描述: 当又一次欣赏到蒋兆和先生创作的《流民图》时,不由得为先生对当时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敬佩不已。他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力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其变革思想与实践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也奠定了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走向多元化的基础。
民间有多少元青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元青花   景德镇   土耳其   伊朗   农民起义军   学术界   元代   民间   使用情况  
描述: 民间有无元青花,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民间有多少元青花,应该是概念上的问题。要理清这一问题也不难,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问题就凸显于眼前。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青花产生于唐,成熟于
陶瓷智能感官评估平台的研究
作者: 胡鸿豪   陈刚   肖绚   吴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多元统计   感官评估   模糊神经网络  
描述: 感官评估以其直接、易得和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等优点,在食品、化妆品、包装、汽车、茶叶、酒、烟草和纺织行业中不少应用.本文基于智能技术提出了在陶瓷行业建立感官评估平台的方法和过程,此系统采用多元统计
元代景德镇官窑瓷烧造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陸明華   来源: 上海博物馆集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官窑   御土窑   浮梁瓷局   至正型青花  
描述: ,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及历史文献,我们可以感受到元代景德镇官用瓷的烧造应当具有官窑的性质。可以认为,官窑不仅存在,而且还有它的烧造高峰。本文从这一角度探索官窑存在的合理性,并对目前较引人关注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相关问题作出阐述。
元匜小考
作者: 叶倩   来源: 上海博物馆集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途   元代  
描述: 是盛行於先秦时期的沃盥器皿。元代瓷器中,瓷突然增多,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皆有生产,典型特徵为流下有一卷云状环耳(小)。景德镇窑、龙泉窑还生产无的瓷。同时,各地窖藏、墓葬陆续发现了银、陶,壁画中也出现了的形象。本文通过考古材料和文献,在分析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元代的提出了几点看法。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元青花盘内纹饰
作者: 刘洪杰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模式   元青花   视觉语言   知觉体验   历史文化   客观因素   社会背景   创作者   艺术创作   内纹饰  
描述: 目前,对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我翻阅的资料中发现:对各朝代纹饰的产生、发展原因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从朝代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客观因素这一种角度来研究。在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个问
< 1 2 3 ... 148 149 150 ... 162 163 1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