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大同云冈石窟38窟的“音乐树”
作者: 刘晓伟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菩提树   乐器   近自然   云冈石窟   大藏经   华严经   音乐文物   图像   大同   音声  
描述: 伎人物,西壁树形比较接近自然树形,树枝呈斜直角形状,枝头有一伎乐人物”[1],这种图像在云冈是唯一的,在其它省份也没有类似图案的记载和发现。 一、以往的论述 对该窟图像作描述的我查阅到了三篇文章: 1
“再历史——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12年6月在深圳美术馆举办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社会主义   邀请   历史图   视觉经验   主题   图像时代   美术馆   深圳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深圳美术馆自2002年举办"观念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开始,近十年来,在艺术总监鲁虹先生的主要策划下,举办了一系列有特定学术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专题展。这些展览在学术文脉上都是以对图像的清理
花瑰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艺术   物像   图像   海南岛   神像   雕塑   澄迈县  
描述: 花瑰艺术是海南民间对木雕神像偶像、人物像等艺术的俗称,主要利用沉木,树根,木化石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人物像,自然物像,抽象图像,装饰图像,等等,最早源于宋代佛道教的兴盛,当时佛教的各种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艺人的精心制作,澄迈县的花瑰技艺在海南岛亨有盛名,最具代表性。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23) 花瑰艺术
作者: 王静   陈秀琴   来源: 新东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偶像   清代   海南省   艺术   冼夫人   自然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   雕塑  
描述: 花瑰艺术是海南民间对木雕神像偶像、人物像等艺术的俗称。主要利用沉木、树根、木化石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像、人物像、自然物像、抽象图像、装饰图像,等等。最早源于宋代佛道教的兴盛,当时佛道教
上台
作者: Karen Archey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柏林   散热器   服装   艺术家   理查德   天花板   镜头   摄像机   普鲁   公共艺术  
描述: 说服力的是她对于现成材料的一丝不苟的运用——挂在散热器上的不单纯是绳子的图片,而是一根绳子磨损得只剩最后一根细线连接,看似马上就要断裂。挂在另一个散热器上是一根绳子刚刚被剪短,它的相互仔细缠绕的纤维如今毫无用处了。一张有着西红柿图像的海报铺在一张旧的会议桌上——在一个充满权力暗示的环境中的
世界上最小的千年古佛寺
作者: 张鸿墀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存   佛教壁画   境界   塑像   佛寺   塔克拉玛干沙漠   佛像   普鲁   雕塑   世界  
描述: 托普鲁克墩佛寺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其保存之完整、壁画之优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让我们通过它走向消失的于阗佛国,探询古代于阗曾经的辉煌文明。
影像的传达与表现:白南准艺术论析
作者: 李宽   来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   激浪派   活体雕塑   电视  
描述: 本文主要以现代观念艺术中的影像艺术的开创人白南准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与激浪派的关系和相互间的影响,以及激浪派在白南准的艺术中所起到的作用;分别以白南准的活体雕塑作品和电视影像作品为例,探讨了白南准
浅析油画人物肖像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 齐弦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   典型特征   起源   史前文明   人物形象   人物肖像   肖像画   油画  
描述: 肖像画是描绘其体人物形象与神态的一种绘画体裁,力求描绘真实而富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形象。谣方肖像画起源于古罗马帝闽,最初是从宗教鳓分离出来的。我们有记裁的美术史,是以从奥地利维伦多夫地方发现的一个妇女钉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描写艺术
作者: 周国伟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   塑造人物   艺术成就   重要手段   王熙凤   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服饰   优秀教师  
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笔者从肖像服饰描写、衬托描写、心理描写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艺术成就。 一、肖像服饰描写 肖像描写(包含容貌、体态、神情、服饰
查拉路甫石窟 吐蕃第一窟
作者: 范久辉   李初初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石窟艺术   艺术价值   摩崖造像   松赞干布   石刻造像   吐蕃王朝   石窟寺  
描述: 查拉路甫石窟寺开凿于松赞干布时期,是早到西藏吐蕃王朝早期的石窟,有“吐蕃第一窟”之美誉。窟内古老的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为西藏众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画、唐卡等提供了断代依据
< 1 2 3 ... 16 17 18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