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巴山笔迹:郭玉川“大巴山”系列油画解读
作者: 彭肜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经验   图像学   人本主义   艺术家   乡土   地方性   大巴山   郭玉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大巴山的乡土记忆:从"地方性生存经验"出发多年来,郭玉川一直自觉地行走在四川乡土画派所开创的艺术之路上。随着时间的延续,郭玉川的艺术生涯也同这个时代的诸多艺术家一样,经历了多次的学术转换。返观郭玉川的艺术之路,从题材上讲,他从未远离以古老的大巴山为中心的地方性乡土经验,坚定立足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以地方性的生存经验走入当代艺术场域。在
维纳斯大理石雕像诞生的传说
作者: 刘少才   来源: 石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   艺术家   仿制品   雕像   大理石   卢浮宫   维纳斯   传说  
描述: 断臂维纳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的秀珍仿制品在不少艺术家和喜爱摆放古董的人家中都可见到。真正的维纳斯是一大理石雕塑,名为《米罗的维纳斯》,
四川南朝浮雕佛传图像考察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石窟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传图像   四川   浮雕   南朝  
描述: 在四川出土的南朝佛教石刻造像中,部分造像碑与背屏式造像浮雕着故事性图像,尤其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宋元嘉二年"造像碑、南梁二菩萨造像图像,内容复杂且表现特殊,研究者就此进行了种种猜测式的解读
政治图像与社会记忆:纪念性雕塑的毁坏与改变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图像特征   毁坏   民族   社会记忆   集体记忆   纪念碑性   雕塑家   美术作品   纪念性雕塑  
描述: 纪念性雕塑不仅仅有出生的辉煌,也有属于它的中老年的这种疾病和消失的问题。雕塑在传统上是被看作一个纪念碑的逻辑,雕塑家的作品一般都会具有一种永恒的愿望和企图,因为他采用的材质大部分都是具有永恒性的材质,雕塑家考虑作品的时间问题和周期要比其他的艺术要长得多。纪念性的雕塑建筑和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有关系。一座纪念碑或者有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建筑,主
我塑毛泽东:橘子洲大型雕塑青年毛泽东像创作思考
作者: 黎明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橘子洲   青年   城市开发   人文历史   雕塑   毛泽东像   创作思考  
描述: 缘起在新世纪城市开发中,橘子洲创建红色经典的人文历史景观橘子洲,浮卧于湖南长沙市区湘江之中,绵延十里,以盛产美桔而得名。受洞庭湖水顶托,奔流的湘江到此水流平缓,河床宽阔,上下游形成片片绿洲,唯橘子洲以
作为人文对象的纪念性雕塑 “纪念性艺术与当代中国: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创作研讨会”记述
作者: 韩小囡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子洲   人文   研讨会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雕像   青年毛泽东   艺术创作   纪念性雕塑  
描述: 缘起2009年12月26日,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教授创作、中国雕塑学会组织监制的大型纪念性雕塑——《青年毛泽东像》在长沙橘子洲落成。这座高达32米的大型纪念性雕塑,由7226块石材拼装干挂而成,作者前后经历了将近4年时间的深思熟虑、反复实验、精益求精的曲折研创过程,无论在艺术创作思维层面,还是在技术实施层面,都经受过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座体量巨大的纪念性雕塑,展
面孔:凝视的背后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孔   凝视   肖像   艺术家   表现形式   青年毛泽东   创作   传播方式   力量   纪念性雕塑  
描述: 了一些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首先是纪念性艺术与面孔的力量,好的肖像,或者说凝聚了时代符号艺术性的东西,会有很多可
作为历史事物的纪念碑:从沈阳《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群雕》到长沙《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看历史语境的变迁
作者: 皮道坚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橘子洲   时代气息   沈阳   组织形式   雕像   青年毛泽东   纪念碑性   毛泽东思想   雕塑  
描述: 首先我说一下,纪念碑和纪念碑性的雕塑显然不是一个概念,我认为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像》不是纪念碑,而是一个纪念性的雕像。沈阳的《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这样一个纪念碑,碑座正面
形神韵审美融合的交响曲
作者: 柯汉林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子洲   意识形态   艺术创作规律   雕像   交响曲   青年毛泽东   纪念性   回归   雕塑   英雄崇拜  
描述: 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引起我关于纪念性人物雕塑艺术创作问题的理论思考。在此我想谈谈我思考的三个理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这座雕像的诞生反映了一种英雄崇拜的社会心理的一种螺旋式回归上升。黎
写意的追求
作者: 梁明诚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橘子洲   艺术性   里面   雕像   定位   艺术处理   青年毛泽东   造型因素   崇高感   雕塑  
描述: 对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我做一个定位评价。橘子洲毛泽东雕像在世界上可以数得出来的一些巨型雕塑里面也是可以站得住脚的,艺术性站得住脚。做伟人纪念像的时候,需要表达伟人精神上的崇高感、永恒感,而这种崇高感和永恒感,在这座雕塑上体现出来了。通过一些具体的艺术处理和手
< 1 2 3 ... 12 13 14 ... 41 42 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