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雕塑到影像
作者: 韩书力   罗伟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触景生情   泥塑   群雕   雕塑作品   封建农奴制度   影像   艺术感染力   历史认知  
描述: 我记得,在采用了声光、布景、解说等手段的展览期间,不少有过当农奴切身经历的藏族老阿妈们,触景生情并声泪俱下的比比皆是。从此层面上反观《农奴愤》,它至少称得上是较忠实地记录与再现了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社会面貌,是一组有着较高历史认知和艺术感染力的雕塑作品。
大象画“肖像” 最高一幅卖10万美元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彼得   大象   美元   创作   高一   肖像画   抽象派  
描述: 生活在泰国丛林中的7岁大象彼得经过数年训练,居然成了一名绘画大师。几年来。它挥舞卷在鼻子上的画笔,创作了大量“抽象派油画”。更让游客和专家们目瞪口呆的是。不久前它甚至给同伴创作了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画”。在泰国,像彼得这样著名“大象画家”的一幅画作甚至能卖出10万美元天价!
透视与描述:关于新中国美术的10个片断
作者: 邬烈炎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电影   艺术与电影   论文电影   移动的观者   叙事   动态影像艺术  
描述: 描述与论析新中国美术60年发展历程的专著、图录、论文、文献等已有很多,它们大多从宏观视野进行概括归纳,或从文化社会学层面进行总结整理,从背景、发生、作品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然而,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美术有着它自己的内部规律与表达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甚至是前30年中的绘画与雕塑发展中,仍有许多在其本体框架内的生存方式与演绎轨迹。本文选择了新中国美术60年的10个片断进行描述与分析,试图从作品、画种、画家、教育、事件等不同侧面进行透视,寻找美术除了受到意识形态限定与各种政治因素影响之外的有意义的方面,以此丰富对新中国美术60年的认识。
透析奥斯卡·柯柯希卡的肖像绘画的精神世界
作者: 孙龙杰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   表现主义   油画  
描述: 艺术家的眼睛应当透过人的面部,直达人的灵魂。他在肖像作品中,通过刚劲有力的线条和熠熠生辉的色彩来揭示了模特心中的真实世界、揭示生活中痛苦的病态和在挣扎与旋转中的生命本身。
从视觉映像到意象表现:从中西绘画对比的角度看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
作者: 叶蕾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映像   意象表现   写生  
描述: 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过程中,写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育体系由于受到西方学院化教育体系的影响,在中国画写生的道路上与油画的"写生"越走越近。但事实上,中国画的写生方式与西画的写生方式存在很多差异,主要体现在观察方法、表现手段、审美需求以及哲学和美学的思想基础上。中国画的写生教学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为理论依据,才能确保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萝卜雕塑:素描教学的新尝试
作者: 都基田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膏像   学生   新课改   基本的   文艺复兴时期   素描教学   几何形体   绘画   雕塑   萝卜  
描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塑、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
解读具象雕塑艺术中的“残缺”语汇
作者: 李卫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肖像雕塑   残缺   雕塑语言   视觉   艺术史   真正意义   触觉感受   雕塑艺术   公元前  
描述: 一、残缺在具象雕塑艺术史中的产生与演化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具有真正意义上残缺的具象雕塑形态便在中国以头像形式出现,最精彩的一件就是1983年在辽西
汉代画像石考释
作者: 彭嵘   马辉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表现手法   比较发达   艺术   现实生活   汉代画像石   四川地区   历史背景   重要组成部分   汉画像石  
描述: 一、汉画像产生的历史背景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其经济、文化、艺术都比较发达.汉代的图画是汉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大量运用在丝绸、彩陶、漆器、墓壁上,而其中以刻在石头和砖坯上的画像为最多.汉画像有两类,一类是画像石,另一类是画像砖.
山东滕州开建鲁班纪念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施工技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滕州市   市政府   山东省   艺术馆   山东滕州   纪念馆   汉画像石  
描述: 被山东省滕州市市委、市政府列为2009年10件实事之一的鲁班纪念馆工程开工建设,将于2009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鲁班纪念馆位于该市龙泉广场西侧,其东北侧为已建成的汉画像石馆、墨砚馆及拟建的滕州市
射阳汉墓门画像石拓本赏析
作者: 刘轶丹   张忠义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射阳   拓本   汉墓   建筑材料   汉代画像石   浮雕艺术   历史价值  
描述: 画像石,是汉代遗留下来的美术品,是用于建造祠堂、墓室及石阙的建筑材料。因为是刻在石材上的绘画,故又称石刻画。数量多、内容丰富,是我国最早的浮雕艺术。发现区域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汉代画像石以其独特的历史
< 1 2 3 ... 12 13 14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