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416 条
-
浅析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
作者:
何莉
姜慧腾
徐玲燕
来源:
医学信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诊断
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
-
描述: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搜集确诊的腰椎后关节紊乱综合征75例,均有X线和CT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是诊断小突关节退变的主要依据。其主要表现是关节突硬化
-
试论油画肖像画创作中心理情感因素的作用
-
作者:
邓涛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因素
肖像画
油画
-
描述:
油画与肖像画的创作本质是画家对绘画对象的再认识,同时也是对绘画对象内心的关注,并深入剖析对象的精神层面,通过画作表达作者心理情感的过程。本文分析了绘画形式语言与心理情感因素的相互关系,心理情感因素对今后油画肖像画创作发展的现实意义,从而为油画肖像画画家提供参考。
-
映像山水李春年油画新作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草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庆晨报》
映像
四川美术学院
山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
油画作品
中国西部地区
重庆育才中学
-
描述:
李春年:男,1970年4月2日生于重庆铜梁。 2002.7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2002.9至今在重庆育才中学任教美术。 1996年油画作品《布托十月》收藏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陈列馆。 2000年素描作品收藏于四川美术学院。 2001年美术作品《墓志铭》入选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联展。 2002年美术作品《挣扎的鱼》、《红色碎片》入选重庆市大型环保展并发表与《重庆晨报》。 2003年荣获重庆市重点中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2010年在北京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中国西部地区美术研讨会。
-
胸中有丘壑 得意不忘形——纪峰造像雕塑艺术面面观
-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肖像雕塑
汉时期
艺术表现力
裴李岗文化
雕塑作品
红山文化
造像艺术
南北朝时期
雕塑艺术
-
描述:
造像艺术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从最早的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仰韶文化陶塑人像、红山文化圆雕女神像独立出来开始,秦汉时期涌现出数量巨大、造型成熟的人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寺里的佛、菩萨
-
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
作者:
占俊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性质
超声影像特点
诊断价值
-
描述:
在造型艺术领域里,尤其讲究形神兼备,“形就是神,神就是形,形就是一切”。而陶瓷艺术就是在形的世界里进行创造表现的可视艺术,其中“观察”是艺术创作中视觉转为主观的把握,通常意义上的“观察”是以人的视觉器官感受事物,获得对外部事物的直接印象和认识。“观察”不仅是创作之前或创作中的视觉考证、心里领悟、认识大自然,它实质就是贯穿于造型艺术最本质的语言考证。
-
内在真实的风景:谈李伦的油画风景
-
作者:
易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比松
野兽派
油画风景
对景写生
风景写生
塞尚
画中
书法学习
图像复制
后印象派
-
描述:
在李伦的油画中,最重要的是风景画。在架上艺术日益衰退的年代,风景画的观念似乎已不被人注意。李伦坚持风景画的创作,而且还强调风景写生,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写生,似乎与当今的潮流背道而驰。当今的油画风景,尤其对创作而言,很少有写生的了。不算写生的话,当今油画风景有两种形态。一个是画照片,这在商业性绘画中尤为
-
历史之后:吕佩尔茨续写的神话
-
作者:
赵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命运
阿卡迪亚
新表现主义
蜗牛壳
马库斯
佩尔茨
国际声誉
图像符号
康定斯基
普桑
-
描述:
2015年4月,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马库斯·吕佩尔茨来到了中国,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了他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人作品展,展览中的81件绘画和雕塑,展示了这位在1980年代就获得国际声誉的艺术家
-
影视与舞蹈的联姻——一种全新的舞蹈样式
-
作者:
徐颖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视技术
电视作品
影像艺术
影视艺术
人物动作
影像语言
电影艺术
picture
镜头语言
艺术元素
-
描述:
画面)已然昭示了动作之于电影艺术的重要性。早在默片时代,电影中的人物动作就通过镜头呈现出了流动的雕塑美,肢体语言与镜头语言难于割舍的关系决定了舞蹈和影像艺术联姻的必然。起初,影视仅单纯作为舞蹈的记录媒介而存在,伴随着影视技术
-
形真神和——连紫华德化瓷艺
-
作者:
冯令刚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张寿山
寒山子
艺术风格
德化瓷
何朝宗
日用瓷
胎质
紫华
艺术形式
-
描述:
明代,德化瓷逐渐从日用瓷中剥离出来一个领域,即佛造像,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技法和风格,出现了一批如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彪炳史册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作品吸收了唐宋以来泥塑、木雕等传统技艺手法,师古却不泥古,擅用瓷釉胎质洁白如
-
造像
-
作者:
史钟颖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偶像崇拜
隈研吾
佛造像
钟颖
西来
我自己
东便门
核心价值观念
主题酒店
人生价值观
-
描述:
此次个展是我近七年学习、思考、创作的一个总结。因为做的不是佛像就是我像,所以开始展览名称想延续我2005年个展《静观空间》、2007年个展《静观空境》起名为《静观空像》。但和陆军兄谈此想法后,他认为
<
1
2
3
...
11
12
13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