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体认】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性研究
-
作者:
蒋仁年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民族习俗
民族舞蹈
个体认识
民族民间舞蹈
语汇
艺术形式
舞蹈起源
视觉艺术
审美特性
-
描述: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它有别于诗歌、戏剧、歌曲等可以用语言为工具来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而是通过形体动作语汇来传递个体认识和表达精神世界。舞蹈是流动的雕塑,是具备空间感的动态塑造艺术。民族舞
-
《漫游三晋》走大同
-
作者:
施本铭
来源:
缤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游
风景画
山西人
再现
三晋
体认
本土化
中国山水画
大同
中国油画
-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在太原南郊作知青。遇康德君,初识始于艺。今夏,康君返回故里,策办《漫游三晋——中国油画名家赴晋写生游》活动,我有幸被约而往……《漫游三晋》活动关乎如下数事。一者描绘山西人文,其中涉及古往今来晋地之风物习俗;一者再现
-
工笔花鸟画画法之我见
-
作者:
孙文章
来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认物象
传神
写照
以书入画
气韵
骨法用笔
眼着心悟
-
描述: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画技从古至今日渐精湛,每一个画家在工笔画的创作构思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工笔花鸟画的画法应该注意眼着心悟、讲究骨法用笔、体认物象、意会笔型等问题,要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作到既能为众芳写照又能为禽鸟传神,将工笔花鸟画发扬光大.
-
提高低年段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五个策略
-
作者:
杜志民
来源:
新教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组讨论
平面图形
接受性学习
个体认知
生活情境
退位减法
学习过程
组题
发散思维
解题策略
-
描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那些新颖有趣、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图画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说、乐说、乐写的欲望。因而,看图写话指导应勾连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动手拼、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动笔写,写出心中那五彩斑斓的梦想,童真童趣便会跃然纸上。
-
当代贵州油画
-
作者:
谢啸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统
文化记忆
当代中国
生存状态
贵州
价值体认
作品
油画
文化思想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上,远不足以构成一个关于贵州艺术的整体清晰的“文化记忆”,更遑论获得有身份背景的价值体认。“主义”、“观念”的旗帜之光照拂不到贵州油画,抑或是贵州油画集体遗忘了江湖?
-
龙门石窟雕刻与民族绘画的关联
-
作者:
刘永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关联
艺术创作
民族绘画
“天人合一”
主体认识
审美思想
形象
创作方法
雕刻
整体价值观
龙门石窟
思维方式
现实生活
一脉相承
中国人
最高价值
主观感受
-
描述:
一、中国民族绘画思维方式在龙门石窟浮雕雕刻中的体现龙门石窟雕刻是中国人的艺术,它的审美思想与创作方法与中国民族绘画是一脉相承的。龙门石窟雕刻从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上讲,重表现而轻再现;从对创作主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