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夺天工:关于李超及其作品的言说
-
作者:
李树桥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人
形象
艺术家
肌理
艺术突破
绘画
作品
油画
颜料
艺术表达
-
描述:
企图以只言片语把李超这个年轻的艺术家描述清楚其实并不简单。他是双鱼座,多重性格的复杂个体。最初见到或者接触他的时候,不管你是策展人还是经纪人或者评论家,他都是少言寡语的,除非在聊天中触及到某个“严肃而活泼”的话题,他则会机警地“有所回应”并告诉你一个荒诞却又“引经据典”的理由。之所以用“严肃而活泼”、“引经据典”二词,是因为这两个词能简短而有效地描述李超的作品基调,甚至可以概括李超本人的个人气场。
-
20世纪中国艺术史(连载十一) “中国画”的产生与思想背景
-
作者:
吕澎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书画印
西方绘画
美术革命
中国画学
传统书画
文人士大夫
知识分子
中国绘画
中国文人画
日本画
-
描述:
陈师曾在众多有传统教养的知识分子与画家当中,陈师曾(1876—1923)因他的学养、身份与人格而使其关于文人画的解释获得了普遍的赞同并给予无数仍在用宣纸毛笔砚台作画的画家以极大的安慰。陈师曾在深谙
-
雕塑:从物体到空间与时间
-
作者:
刘鼎
隋建国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遍意义
雕塑语言
放大
空间
艺术家
建国
艺术品
艺术创作
作品
传统雕塑
-
描述:
(一)刘鼎:在你长期的创作中,对于雕塑语言的思考、实验、拓展和重新界定是条重要的线索,什么是雕塑?你对雕塑的看法发生过哪些根本性的变化?隋建国:最普遍意义上的雕塑,其实就是一个物体,人造的;杜尚给修改了一下,加入了现成物;到波依斯手里,把雕塑当作动词,营造
-
“M艺术体”与“观念21”
-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观念
艺术表演
传统
艺术家
行为艺术
群体艺术
作品
仪式
长城
-
描述:
M艺术体M艺术体的行为艺术表演是另外一个反艺术家、谴责精英主义的例子。这个群体由宋海冬和其他上海艺术家于1986年10月创立;宋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85年后任教于上海美术学校。M艺术群体的M是Man、Montage、Mophist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在这里,Man代表群体的性别,Montaqe象征艺术家们的合作,而Mophist则是比喻他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