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9 条
-
当代工笔人物画对传统中国画写意性的继承和发扬
-
作者:
陈琼
来源:
科技展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扬
工笔人物化
继承
传统中国画
写意性
-
描述: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自身所独有的表现形式对传统中国画的特点予以继承和发扬。工笔画发展中,其写意性以及审美特点都有所发展,但是其创作等方面仍体现着传统中国画的内涵。本文从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分析出发,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传统中国画写意性的继承与发扬。
-
浅析传统楷木雕刻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
作者:
赵守旺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段
楷木雕刻
楷雕艺术
内容题材
历史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
-
描述:
楷木雕刻简称“楷雕”,是圣城曲阜独有的雕刻工艺品,是以产子孔林的楷树之木为原料的。楷树,属于漆树种,乃多年生长乔木,也叫孔木、黄连木。《清统一志》记载:楷木出曲阜县孔林,文(纹)如贯线有纵有横,可以为杖。楷木有雌雄之分,雄者质坚。而纹显带有黑筋,疑是斑斑墨迹,与圣尼山砚中的天然水墨纹饰有异曲同工之妙趣,可做雕像、笔筒、根雕动物等。带有粗犷色彩的艺术品。雌者较雄而言,材质若显松驰,利于雕刻,心材色黄,性稳理顺,运刀自如,精雕细刻,可达玲珑易透,纹如发丝而不断。
-
唐三彩艺术赏析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人民文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都洛阳
传统工艺美术
艺术赏析
装饰图案
中国陶瓷
北邙山
铅釉
烧制工艺
-
描述:
,后来人们习惯性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
穿对了,让你“长高”五厘米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人生十六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素质
身材
中学生
导师
遗传因素
-
描述:
谁不想拥有一个模特般高挑的身材,不过由于先天遗传因素,以及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总有些人要娇小玲珑一些。虽然,在大东北,即便是身材不高,也不会矮到哪里去,不过还有不少女生希望用“鞋跟”找齐——这对
-
驰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泉——新工笔画家陈林访谈录
-
作者:
陈林
叶澜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四家
工笔画家
文人画家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理念
历代画家
外来艺术
勾线
长江万里图
超现实主义
-
描述:
的是,无论新工笔还是工笔,这一根本属性没有改变,至少在我的画面中是这样的。首先,画面呈现的是中国绘画的气息,传递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材质上来讲,画家采用的是传统绘画的材质,依然使用的是勾线染色的基本方法。如果要梳理它
-
辽南传统建筑及其外环境中雕塑应用解析
-
作者:
吴晓东
王丹
邵红苓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古雕塑
建筑造型
-
描述:
装饰雕塑在古建筑及其外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辽南地区著名的十处古建筑为依托,运用总结归纳的手法探讨装饰雕塑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及雕塑在外环境意境营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
跨越崛起添新彩:宿州市加快推进工业强市进程
-
作者:
刘金明
来源:
江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进程
工业强市
传统农区
新彩
后发地区
宿州市
工业经济
市委书记
-
描述:
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的传统农区,宿州究竟如何实现后发地区的“先发突破”?宿州市市委书记张曙光给出了明确回答:“宿州的崛起,潜力就在二产上,必须依靠振兴工业经济、扶强县域经济来实现宿州跨越发展”。
-
陶瓷梭式窑烧成曲线的优化
-
作者:
景会成
王丽俊
薛云飞
马郡
武超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陶瓷
优化
烧成曲线
-
描述:
范围作为约束条件,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陶瓷坯体烧成曲线。优化结果表明了最佳烧成曲线在素烧过程中能够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并为提高陶瓷品质奠定了基础。
-
推荐画家——吉海川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中央民族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画家
工笔重彩画
李魁正
美术学院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吉海川,山东潍坊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导师李魁正,工笔花鸟画方向研修;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研修;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工笔重彩高研班助教。
-
“陌生人道德困境”及相关问题分析
-
作者:
韩建磊
赵庆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伦理
道德滑坡
陌生人
道德困境
-
描述:
中国近年来发生的道德事件主要集中于公共领域的陌生人群体,因此当前中国令人诟病的道德问题实际上主要体现为陌生人道德问题。通过对这些陌生人道德事件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在家里或单位里能够严于律己的人一旦进入陌生人领域或者面对陌生人时,其道德自律性水平往往会降低,甚至表现为"缺德",而这正是本文所说的"陌生人道德困境"。"陌生人道德困境"的形成与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滞后具有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就是中国陌生人伦理的缺失、道德与利益关系认识的僵化及道德维系力量的语境错位等。要消除"陌生人道德困境",就必须建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新道德体系。